当时正同马来亚共产党激烈斗争的李光耀说,就在党内规划组织改革细节时,庇护十二世在当年10月9日过世,教廷的枢机团在三周后便选出了继任的若望二十三世。
有效的把关机制固然能过滤掉不当的人选,但是如果整个时代精神改变了,则抱持传统价值的组织,又如何能够自外于时代?有谁会想到,在战胜社会主义阵营30年后,美国的新一代竟然重新拥抱社会主义。民调公司皮尤中心在2019年的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美国青年,尽管赞同资本主义的比率为52%,赞同社会主义的比率却高达50%。民主党2016年和今年的党内总统初选,都面临代表社会主义价值的桑德斯鸠占的威胁,就很说明问题。
推崇责任感、个人义务等价值观的行动党,发展出精英主义的治国理念,它强调唯才是举,主张能者多劳多得。然而,当前的时代思潮,却崇尚个人自由,同时又希望人人平等。方济各对于同性恋者的善意,以及对同性婚姻的包容,就是源自一视同仁的“慈悲”的价值。殊不知,人人生而平等是一种美好理想,一种米养百种人却是残酷现实;而且只要允许自由选择,必然产生差异的结果。自由与平等的内在矛盾,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这个时代的不满及冲突。
教宗方济各在影片中说:“同性恋者有权利成为家庭的一部分。他们是上帝的孩子,有权利拥有一个家庭。没有人应该被抛弃,或者因此而变得悲惨。”就争议极大的同性婚姻问题,他说:“我们要制定的是民事结合法。这样才能在法律上覆盖他们”。
从权力的角度思考,“把关”(gatekeeping)和“鸠占”(capture)是一对值得探讨的有趣概念。任何组织团体都必须做好把关的功夫,以保护集体的利益且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颠覆。而要染指任何团体的权力,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通过操控其领导层,从内部瓦解原有的价值体系,借此据为己有。
代表全球12亿信徒的天主教领袖,表达了与天主教教义矛盾的立场,无疑反映了重大的信仰冲突,更凸显了天主教作为有上千年历史的组织的价值观危机。类似在内部爆发的、涉及组织根本信念的矛盾,如果没能妥善化解,其影响势必深远难测。
他在回忆录中指出:“只有中央执行委员会挑选出来的干部,有权推举候选人进入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如教宗委任的红衣主教,有权推选另外一位教宗一样。这就杜绝了外人进来的门路;也由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控制党的核心,今后外人不可能夺取党的领导权。”(第330页)在英文版里,最后一句话用的正是“the party could not now be captured”。
(作者是《联合早报》言论组主任 yapph@sph.com.sg)
一部讲述教宗方济各生平的纪录片《弗朗切斯科》10月在罗马电影展首映,片中方济各的几段关于同性恋的讲话,在天主教和基督教界引发巨大关注。
行使公权力的执政党固然必须重视把关和鸠占的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其他体制,又何尝没有面对类似的威胁?此前引发巨大社会关注的廖文良女佣案,经历国家法院和高庭的裁决反复,导致舆论的集体焦虑和不安,反映的一方面是国人基于平等价值,而产生对体制精英主义是否漠视公平的质疑,另一方面也从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在国会的部长声明,展现了体制的韧性及反应力。
尽管教廷事后澄清,梵蒂冈关于同性婚姻的立场并没有改变,保守派宗教人士却对教宗的谈话惊疑不定。同性恋在天主教教义中被视为“越轨行为”,更遑论同性婚姻。
身为经历过重大权力斗争的老练政治人物,建国总理李光耀就深谙此道。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于1958年在罗马目睹庇护十二世出游的盛大场面,从中获得灵感,回国后建议人民行动党参照教廷的枢机团制度,做好把关的工作。枢机主教因为身穿红色礼袍,所以俗称红衣主教。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终的把关,其实是社会集体的责任。如果有越来越多年轻的天主教徒相信,同性婚姻不违背神的意旨,则枢机团制度再如何严谨,恐怕也难免要选出一位反映这一趋势的教宗。如果有越来越多青年国人选择平等乃至平均为核心价值,则唯才是举的精英主义必然难以为继。天何言哉?或许历史就如上帝一样,所行之道深奥莫测。
2016年美国人选出了特朗普当总统,是共和党权力精英把关的失败;2020年特朗普主义所代表的逆全球化精神,吸引了民主党的传统蓝领白人和少数族裔选票,改造了里根和布什时代的共和党,则不妨视为是一种对共和党的鸠占。当然,民主及共和两党精英基于私利而拥抱全球化,漠视底层大众痛苦,或许就是把关失败和鸠占成功的深层原因。
任何组织团体都必须做好把关的功夫,以保护集体的利益且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颠覆。
当同性婚姻在本世纪进入舆论主流,梵蒂冈信理部于2003年发表声明反对。声明说:“在法律上承认同性恋结合,或将其置于与婚姻同等的地位,不仅意味着对离经叛道行为的认可,其后果是使其成为当今社会的典范,而且还将掩盖属于人类共同继承的基本价值。”方济各的谈话,显然有异于这一斩钉截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