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排队买咖啡,洋店员和洋客人有说有笑,轮到我点餐时,对方就收起笑容,不能说没礼貌,就是让我感觉不同待遇。这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却觉得被歧视,也记住了。”

“华人特权”与弱势华语,一前一后形成强烈对比。

我们“70后”这一代算幸运了,学习能力再怎么不好,都还是双语政策下的产物,不会因为只懂华语而吃大亏。

新加坡是一个特殊国家,因历史发展轨迹和政策使然,种族的占比跟母语的地位不成正比。华人虽占75%的大多数,但英语才是主要工作语言。

当然,在西方国家长期生活的华人朋友曾指出,在国外,当肤色不属于社会大多数时,身为少数族群的感受会更突出。所谓特权,或是自己想当然耳的“正常”待遇,他人却得不到。

所谓的特权即使存在,也可能因为太习惯而不自觉,所以才产生你看我有“华人特权”,我看你有“英语特权”的现象。但话又说回来,一旦使用母语反而还被歧视,被看作是社会低层,“负特权感”很容易让人觉得“特权说”格外刺耳。

几则新闻摆在一起看,往往能看到滑稽表情包的影子。

(作者是中国新闻组副主任 simtw@sph.com.sg)

几年前在医院留医一晚,同房那位能讲流利英语的华族大妈,一再跟护士提出多个要求。讲方言和非英语的其他老人,要不就靠帮佣,要不按铃静候护士帮忙,完全没大妈那份自信。

所谓华人特权如果存在,肯定不适用于“华语单语非精英”身上。

“华人特权”这个词也太泛,单是新加坡华人就可分门别类:认同华族文化/对华族文化无感/双语精英/英语单语精英/华语单语非精英等。

在地铁转换站遇过不会英语的安娣问路。我给她指了方向,帮她数好几个站之后下车,她一脸抱歉,好像不懂英语是她的错。对这群华人,在纯英语的世界里,他们就是个失语的外人,即便这是活上一辈子的土地。“华人特权”离他们很遥远。

多元种族是官方经常对外展示的国家橱窗形象,但种族和语言却又长期被当成敏感议题,鲜少公开讨论。但不公开谈论不代表私下不谈,没风浪不意味没暗流,在社交媒体上,好些敏感议题早就被网友热议,有时甚至恶言相向。

最近,新加坡存不存在“华人特权”,成为学术论坛热烈讨论话题。在那之前,一名年长华人读者投书《海峡时报》,抱怨医生和护士主动以华语跟他交谈,但他其实完全听不懂。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大叔因为被当成是“不懂英语的老人”而深受冒犯。

或许该逐步脱敏了。引导民众负责任地谈论所谓敏感议题,好过让它在社交圈或社媒上滚成越来越大的社会裂痕。

朋友的切身体会说明了,与人互动时要有更多的尊敬和包容,得提醒自己换位思考,想想自身言行是否不经意冒犯对方。

但年纪稍长的人就苦多了,特别是经历语文政策转变阵痛期的那一代。他们努力奋斗再加点运气,或能找到翻身机会;不幸的则被历史大潮冲走,成了默默被牺牲的一代。在以英语为主要教学及工作语言的大环境中,大好青年突然变成弱势群体。特权?什么特权?

在一个华语水平一蹶不振,懂华语还可能被歧视的国度里谈论“华人特权”,对一个像我这样以华语为主要思考语言的人来说,怎么看都滑稽。从未感受到什么特权,倒是华语成弱势语言大势难逆的感受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