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所到之处,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期望投资的发展中国家有许多是独裁或威权政府,政府腐败问题严重,这使得按照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标榜的善治做法很难投资和发展。无论是“债务陷阱”还是“主权威胁”,抑或是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输出论,这些负面舆论之所以甚嚣尘上,既同国际舆论环境的政治偏见有关,也同“一带一路”本身的运作方式有很大关系。
他们期望“一带一路”像亚投行一样,可以规范操作和合乎国际惯例。显然,“一带一路”距离亚投行相去甚远,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两回事。“一带一路”是一种顶层设计和伟大倡议,而亚投行只是其实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中国想当然地认为“一带一路”项目就是一个个生意,可以务求实效地推进,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一带一路”看似是纯粹经济的,而且中国政府也坚信它是经济的,但却不可避免染上地缘政治、国际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颜色,使其变得异常色彩斑斓,也更加深藏不露而难以参透。
“一带一路”需要的是“巧实力”,在旗帜鲜明和大张旗鼓的同时,也应注意策略性地使用宣传机器和传播技巧。对于这样一个畅想,中国需要更多的观察和研究,而不仅仅停留在“梦境”。“一带一路”的美梦能否成真,取决于如何理解彼此并相机抉择。
米勒(Tom Miller)在《中国的亚洲梦: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帝国》一书中,讨论了中国为什么会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他指出,中国越是说自己是一片公心,没有任何战略企图,外界就越是不确信和猜疑。中国越是说共赢(win-win),其他国家就越认为是中国自己的双赢(double-win)。结果是“一带一路”画了一个大饼,但是连饼的面积和边界大家都摸不着头脑。由是观之,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并发出准确有力的声音,关乎“一带一路”的发展前路。
“一带一路”的确是伟大的畅想,也是中国贡献全球治理公共产品的主要平台。但是当中国的发展模式走出国门时,政府无法像过去一样通过官方媒体进行宣传和灌输,而必须学习如何适应和影响全球舆论并为己所用。
最近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对中国投资的10个“一带一路”典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发现这些项目很多都不同程度存在七个领域的风险隐患,包括国家主权侵蚀、缺乏透明度、财政可持续性不强、当地参与不够、地缘政治风险、环境可持续性欠佳、腐败隐患严重等。
近日,中国和马来西亚重启东海岸铁路项目,为4月底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出利好消息。但是,中国为该项目重启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让步,也让人们对同类项目的政治前景感到担忧。毫无疑问的是,该项目的重启让“一带一路”有了更多的政治支持,但也可能使越来越多国家效法此举。比如,中国可以为该项目作出如此大的让步,那此前的协议为何可以签署,其他国家是否也要进行类似的“挤水分”。
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对各国媒体的大数据分析显示,总体来说,“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以正面为主,其中非洲和中亚的看法最积极,南亚的观点最消极,而美国与欧洲国家的立场则分化较大。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控制的西方媒体往往乐见“一带一路”出问题,所以总会抓住机会炒作和放大,使“一带一路”的解读充满政治偏见。
“一带一路”在可持续发展和反腐败方面令人担忧,中国导致的地缘政治威胁和国家主权危机也令人不安。当周边国家越来越高度依赖中国经济时,它们就更加别无选择,而不得不考虑如何玩好权力的游戏。一些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尽管中国没有动武(硬实力),却也没有让它们心服口服(软实力),但这恰恰是一些人认为中国滥用“尖实力”的一个主要依据。特别是这些国家还要面对来自本国国民的苛责,不得不安抚国民心态,避免执政基础动摇。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与此同时,国际政策永远是国内政治的缩影和映射,如何协调国内企业和地方各级政府也同样值得观察。一方面,中国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如何在当地扎根和可持续发展,关乎“一带一路”的脸面和形象。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地方政府都想“分一杯羹”,把各种投资项目贴上“一带一路”的标签,摇身一变就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桎梏。如何把国内和国际两个场域整合在一起,使之发出一致而有力的声音,同样是值得关切的课题。
“一带一路”的舆论环境也同其自身运作方式有关,即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组织相比,“一带一路”的概念宽泛而含糊,透明度和可问责性不足,并使其他国家和地区感到困惑和不安。卡耐基—北京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政府认为“一带一路”不透明和不遵守全球治理标准,发展了五年外界还不清楚怎么一回事。很多观察家对“一带一路”不够透明感到失望,也不清楚“一带一路”的边界在哪里,好像“一带一路”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一带一路”是伟大的畅想,如何推动其美梦成真,需要很多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能力建设。在邓小平倡导的“韬光养晦”时期,中国埋头“闷声发大财”,可以只做不说或不做不说。但是在“一带一路”时代,中国则要既做又说,必须响亮和巧妙地发出声音并重塑国际舆论,而不是被动承受不实舆论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