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印边界对峙爆发初期,中印也试图通过现有机制,包括两军高级将领会晤,来平息事端。但事与愿违,双方在短暂的平静之后释放出更大能量,最终酿成双方数十人伤亡的冲突事件。这再一次印证了中印现有机制,不足以应付边界地区频繁的对峙乃至冲突的新现实。
由于中印双方对于边界实际控制线(以下简称“实控线”)的具体地理范围并未明确划分,加之双方在实控线附近的军力部署犬牙交错,前线官兵在巡逻过程中极易出现意外相遇,从而可能引发边界对峙事件。只不过,大多数的边界对峙人数较少、时间较短,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因而也就没有引起外界的特别关注。不过,2017年长达两个多月的洞朗对峙,将中印边界对峙的严重性凸显出来。
以洞朗对峙为分水岭,中印边界对峙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愈演愈烈,并最终演变为有人员伤亡的严重冲突事件。从2017年到2020年短短三年时间,中印边界对峙就上升为边界冲突。这显示中印边界地区安全形势逐渐失控的新态势。实际上,每一次对峙和冲突都会积攒下仇恨和报复,也都是下一次对峙和冲突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中印边界地区的对峙和冲突将会常态化。
这是自1967年中印在乃堆拉山口爆发武装冲突(据称印军伤亡540余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边界冲突,也是自1981年中印启动边界谈判以来,边界地区最严重的冲突事件。正因如此,国际社会对此次冲突予以高度关注,对冲突升级扩大的担忧也日益上升。
总而言之,中印边界冲突的爆发,再一次表明边界局势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对峙和冲突将呈现常态化发展趋势。中印双方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新变化,对边界局势、中印关系以及中美印三边关系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并以高度的政治决断和严格的执行手段,来构建边界冲突常态化的危机降级机制,将边界冲突的“震荡效应”留在边界,而不会外溢至中印乃至中美印关系中。
此次中印边界对峙爆发之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发推特表示,“美国已经做好准备,愿意且能够调停和裁决中印边界争端”。本月1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声明中公开表示,特朗普与莫迪在本月2日曾就中印边界对峙通过话。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
对于中印来说,短期内当然是以妥善处理冲突事件为主,努力将冲突的破坏效应降至最低,尽快恢复边界地区和平稳定。但从中长期来看,构建冲突常态化情形下的危机降级机制才是根本。
实际上,对于美国在中印边界冲突的新举动,《外交政策》杂志近日就刊文表示,中国正在将印度推向美国。确实,中国国内也有观点认为,不应将边界问题激化,以避免印度倒向美国。但印度也正是抓住了中国的这一战略考虑,而在边界屡屡犯险。此次边界冲突事件无疑会加速印度向美靠拢步伐,中美印三边关系也面临重大调整。
冲突常态化的危机降级机制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寸土不让”既让印度恼火,更让印度忧心。在以强硬对强硬、以基建对基建、以军事对军事的反复较量中,中印边界局势逐渐滑向“失控边缘”。在强有力的政治决断和强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出台之前,中印边界地区的对峙和冲突或将成为常态。
实际上,早在2017年洞朗对峙事件发生之时,中印之间的现有机制,就已经显现出实际效用不足的缺点。洞朗对峙事件的最终解决,靠的是武汉的“习莫会”,而不是边界事务磋商机制。
这清晰地表明,美印高层在此次中印边界对峙事件中保持了紧密沟通。考虑到中美关系正处于全面对抗的困境之中,美印完全有可能在边界问题上联合对华施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恩格尔,对中国的严厉指责,已经显示了这种趋势。这也是此次中印边界冲突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
从学界的分析来看,印度莫迪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在边界地区的基建计划、对实控线的蚕食政策以及印度国内的高涨民族主义情绪,是导致此次边界冲突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在边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军事部署针对性加强,军事调动能力大幅提升,也加剧了印度的焦虑感。
近日,中印边界风波又起,且一浪高过一浪。先是两国边防部队前线官兵,在拉达克地区加勒万河谷附近对峙;随后又发生“暴力肢体冲突”,据称已造成双方官兵数十人伤亡,具体数据有待中印官方公布。
目前,中印已经建立各层级的双边和多边沟通机制,包括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中印战略对话和中印在上合组织、金砖峰会中的领导人会晤等高层沟通机制,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等解决和管控边界问题的机制。然而,这些机制却滞后于边界局势的新发展,难以有效管控边界危机。
简言之,既然边界对峙和冲突预防难度较大,就应该着眼于构建降低冲突级别、削弱冲突外溢效应的管控机制,牢牢地将冲突的负面效应控制在一定限度,不至于让冲突短期内彻底改变边界地区的战略平衡态势,从而殃及中印关系乃至南亚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