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大型港口的进口集装箱停留时间有改善,中型港口的则增加。马来西亚的丹绒柏乐巴斯港口(Tanjung Pelepas)的停留时间相对下降幅度最大,为26%。
无论是大型港口还是中型港口,运营表现都不及去年同期。大型和中型港口的港口每小时操作量(PMPH)分别同比下滑6%和8%。泊位每小时操作量(BMPH)在大型港口中同比下滑4.3%,中型港口则上升7%。在船舶等待时间上,大型港口增加42%,中型港口延长96%。
太平船务(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班轮运营副总经理罗斯(Nils Roche)接受《联合早报》的访问时指出,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同时伴随着靠港船舶数量的减少,反映港口的效率提高。这对于像太平船务这样的航运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可以在使用更少船舶的情况下,处理更多订单。
大型和中型港口的出口集装箱停留时间均上升。大型港口中,马尼拉港的停留时间上升最多,为66%;中型港口中,苏比克湾(Subic Bay)停留时间延长最久,同比增加124%。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告诉《联合早报》,虽然船舶数量下降,但从整体来看,新加坡的集装箱处理量却增加。这背后有多个原因,包括大型船舶能够承载更多集装箱、单艘船舶处理的集装箱数量增加,以及一些船舶为赶上下一航程计划,选择在新加坡卸载更多集装箱。
大型和中型港口转运停留时间减少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东南亚大型港口的靠港船舶数量在第三季同比下滑5.68%,中型港口的靠港船舶数量则减少4%。
延伸阅读
在第三季末,大型和中型港口报告的转运停留时间都比开始时减少。
东南亚的大型以及中型港口在第三季的靠港船舶数量减少,但货物处理量则上升。其中,新加坡的靠港船舶数量减少16%,集装箱运输量则同比增加2.75%。
从货物处理量来看,大型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量在第三季增长3%,中型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量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