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虽有雇佣补贴计划,但也只能帮助本地员工的部分薪金。以我的公司来说,除了有本地员工,还有做了很多年的马来西亚籍员工。因为都是老员工,我们如果只是给他们政府所给予的薪金补助,他们的生活会非常辛苦,所以这几个月虽然公司是零收入,但还是坚持支付他们全额工资。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让我公司的财务不堪负荷。
政府在发放“同舟共济”援助配套时,应该根据个别商家在这次疫情中,所承受的打击和经济损失为评估标准,而不是一概而论。这样才会把有限的资源,有效分配给更有需要的商家,更加凸显“同舟共济”的精神和意义。
我是一名从事实体店零售行业的小商家,当政府4月21日宣布把病毒阻断措施延长到6月1日时,感到很无奈,但还是期待能够在阻断措施解除后重新营业。最近,政府又把解封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零售业属于第二阶段,如果第一阶段不出状况,还须多等三到四个星期才能恢复营业。
读了5月22日《联合早报·交流站》的读者投函《盼政府给零售业者更多援助》,感同身受,对前面所要走的路茫然无措。
这个疫情影响深远,人命伤亡不在话下,经济冲击也让许多小市民无法承受。我不是抱怨政府,因为在整个阻断措施中,政府已竭尽所能,把疫情控制下来。政府也推出几个经济配套,暂时纾缓了一些国人的困境,可说是劳苦功高。
政府在这段时间所关注的,只是疫情对航空业、旅游业、餐饮业和建筑业这些领域的冲击,像我们这类小型零售业者的困境,政府似乎忽略了。我相信其他同业也有同感。
零售业者在这次疫情中所受的打击远比餐饮业者大。大部分餐饮业者虽不能做堂食,却能通过做外卖和网上订餐继续营业。小贩中心的一些摊贩,生意也比疫情之前更好。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实体店零售业者,在6月1日阻断措施结束后,还要再等几个星期才能营业,之后的生意也会有一段相当长的艰难日子。
我能理解政府实行政策时的难处,不是所有的措施都能让每一个国人满意,但是就“同舟共济”这一块,似乎有欠公平,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国人都在同一条船上。
我希望政府不要忽略了像我们这些在阻断措施期间,根本无法营业的小型实体店零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