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爱花成癖,喜剪盆树”,最喜欢“幽香韵致”的兰花,其次是杜鹃。至于菊花,则是“喜摘插瓶,不爱盆玩”。关于插花艺术,举凡瓶口大小,花朵数目,他都非常讲究,尤其在选择与剪裁枝梗方面,更是大费周章。瓶中枝叶他还要加些装饰点缀,以求美观。这一切都有灵巧的贤内助陈芸给予助力,因此“案头瓶花不绝”。

近日重读中学课文《儿时记趣》,依然觉得趣味盎然。这是清代文士沈复的自传散文,描述童年时的趣事,包括在素帐里对着蚊子“徐喷以烟”,于花台小草丛观察两虫相斗;挥鞭驱赶癞蛤蟆等等。

沈复生活得以悠闲自在,很大程度是仰仗夫人陈芸的协力扶持。陈芸长得瘦削,姿色平平,但才德兼备。如果再细读《浮生六记》中另两卷文字《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可以发现陈芸更多美德,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丈夫的无比尊重与信任。难怪一代宗师林语堂会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即使反封建、反传统的鲁迅也由衷赞美:“像《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陈芸聪慧,时常为聚会增添欢乐气氛。有一次,朋友邀约园林赏花,期望能喝温酒,尝热肴。那里没有酒家,陈芸设法雇用市中卖馄饨者负责炉火,自己则准备食材。聚会时大家一面赏花,一面品茗、温酒、烹肴,其乐融融。陈芸善烹调,“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她细心体贴,知道沈复小酌时不喜多菜,便用六只白磁深蝶,布置成梅花盒状,再分别置小菜于碟中,让沈复和知己随意取食,食完再添。为了使茶味独特,她在荷花初开时,用小纱囊撮少许茶叶,置于花心,隔天取出,用泉水冲泡,果然“香韵尤绝”。

沈复嗜酒又好客,经常与朋友小酌。有时朋友支付酒钱,有时大家分担,有时则由陈芸静静“拔钗沽酒”。朋友雅聚,难免品月评花,吟诗作对,陈芸欣然参与助兴。

读了《闲情记趣》,我有一些感触。沈复习幕经商,教课卖画为生,经济并不宽裕,但生性豁达,随遇而安。与朋友聚会,除喝酒外,没涉及任何违背道德伦常的活动,体现了古代文人高贵的情操。可见只要囊中并非极度羞涩,秉持操守,淡泊明志,日子还是可以过得高雅惬意。不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的生活似乎比较适合退休人士,修身养性,与世无争。此外,喝酒伤身,能免则免。

《儿时记趣》摘录自《浮生六记》第二卷的《闲情记趣》。这卷文字除了开头数小段是作者童年事迹的描述,其余都是年长阶段,闲情逸致的详实记录。

陈芸也精于女工,克勤克俭。沈复的“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色取暗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居家装饰,她“就事论事”,例如居住“萧爽楼”时,“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因没有阑干,觉得空洞无遮拦,她就地取材,技巧地使用旧竹帘,加以改装裁制,以帘代栏,无须花费半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