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教育部统一以英语为主要科目的教学语言,我念小六时用华文学习各科,到了中学,因为教育政策的改变,要用英文学习各科,中一全班同学的考试都满江红,那个年代的华校生都经历过这样的语言变化。大家都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以华文为第一语文,英文为第二语文,其他科目都以英文教学,我也只能恶补英文,勉强完成四年中学教育毕业。
我国的双语政策是不是时候应该提升?英语与母语的学习方式是否应该改变?
随着中国的崛起,华语成为重要的商业语言之一,英语虽然还是国际通用的沟通语言,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华语也会成重要的国际沟通语言。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提升双语的水平?
过后,升学都用英文完成理工学院和大学学位,也有同班同学选择出国留学,我也勉强完成南洋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华文虽只是中小学的科目,但因为有10年的中小学华文根基,读写都不是问题,谈不上精通。英文对我来说只是工作语文,思考时中英文切换,不过思维还是会偏向华文。
读了《交流站》于4月26日刊登的高极登先生的文章《我们的双语“忧势”》,深有同感,时代的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的转变,大家都不能预测未来。
如何用创新思维,从小学开始,用华语学习一些科目,也学习华文和英文的文法,让学生打好双语根基,以在中学转成用英语学习。不像我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一刀切的教育政策,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华校生的前途。
虽然现在的中小学都有学习华语文,但只有一科华文,主要教学用语是英语,在家只用英语沟通的家庭每年都在增加。有人觉得要不要学习华语文巳经不重要,华文程度大不如前自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