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笔者学习与教学华文“信愿行”的心路历程,希望对华文教师、家长以及广大读者有借鉴的作用。
三者、华文教学的行动。2005年,在校群督导对科目主任的面试中,笔者给她呈现了自身心目中,华文教学的“一箭双雕”的大小行动目标,一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华文的“大目标”,一是为学生考取优秀华文会考成绩的“小目标”,赢得了她“哇”的赞叹。其实,为了实现为下一代终身学习华文的“大目标”,笔者从2002年开始,就参与以成人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传统文化的义务教学工作,直到今天,还在持续进行中。
一者、华文教学的信念。这个信念必须立足于新加坡华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谈,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1979年华校走进历史的事实。1979年,新加坡教育体制内出现由华校转型的“特选学校”,直到今天。许多人误以为“特选学校”就是“华校”,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关于华文教学的探讨,笔者以过去30多年在学校当华文教师的资历,应该有资格说几句话。笔者以爱护华文之心,想从信念、愿景和行动三个方面来分享自身的看法。
客观事实是,在新加坡教育史上,1979年是个分水岭,即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华文教育与以华文为母语的华文教学的分水岭。所以,我们必须对华文教师在今天的教育体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做出准确评估,才能进一步讨论如何改善华文教学的现状。谁可以对华文教师的作用做出准确评估呢?
二者、华文教学的愿景。信念是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动力泉源,愿景却是教师和学生用心灵的眼睛所看见的诗和远方。一旦看见了诗和远方,那就是孟子所说的“源泉滚滚,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诸四海”的人生境界了。
在这20多年里,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谛,而且从一开始的对外在的“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学习,到后来的对内在的“文化传统”的发现与体悟,更加令笔者睁开了心灵的眼睛,看见了华人文化之美。于是,笔者才深深领悟龚道运老师1988年所叮嘱的“用心体会”四个字,原来就是打开华人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啊!
笔者认为,除了华文教师本身,谁也无法对他们的作用做出准确评估;一名优秀华文教师能够对他的学生产生终身学习华文的正面影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华文教师的心有多大,他们以及其学生的舞台就有多大。确立信念当然是很难的一件事,但在充满逆境的人生,哪一件事不难啊?我们应当知难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