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粗略估计,很多年轻人在离校后都不再接触华文书报,久而久之也就失去阅读华文的能力。我有一位前同事,曾经洋洋得意地笑说她看不懂华文报,还以此为荣。再过一两代人,如果会读华文报的读者群断崖式地萎缩的话,华文报还能生存吗?希望这不是危言耸听,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关于华语文被边缘化的问题以及每况愈下的处境,由来已久,有识之士在《联合早报》上也积极讨论过,我自己也不怕冒昧发表过一愚之见。我本来不想再多说,还是忍不住再唠叨一回。

最后要恭喜墨士廉如此年轻就获得奥运铜牌,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华语,态度又这么谦虚,真是前途无量,国家应该重点栽培他。他的母亲丁慧卿真是劳苦功高,教导有方。

家长是孩子学习母语的关键人物,要有最起码的认同。在新加坡的大环境下,学习华语文确实不容易,况且费了整十年光阴在学校学的,一点皮毛都用不上,简直是浪费资源。

星期六一早起来读了《联合早报》记者何欣颜采访巴黎奥运铜牌得主墨士廉和他的母亲丁慧卿的报道及录音,接着又读了王彼得的评论文章《华语文的细水,还能否长流?》后,不禁感慨万分,唏嘘不已。

我和三个孙儿女向来都以华语沟通,可惜他们在学校和同学就只讲英语。但,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不放弃,我还是认为星星之火犹在,文化和民族的根会永续长春。

不说华文的程度,就说华语的使用吧。很多明明会讲华语的家长,也选择和孩子说英语,以致祖父母也要用蹩脚的英语和孙儿女沟通。难怪有些孩子会说:I hate Chinese。有些甚至会问:I’m not a Chinese, why must I speak Chinese?这些孩子并不了解,身为华族的认同和国籍是两码事,所以才会觉得学习华语文是多余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