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选学校是新加坡的教育特色,弥足珍贵。不要轻易否定历史,怀疑自己,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获得智慧、勇气、力量。
谈到特选学校与华文教育问题,首先写信一方的《海峡时报》记者袁昕给出的标题是《若取消特选学校不可惜》,尽管这样的说法早有听说,但看到这个题目还是让我有些吃惊。
有关特选学校的缘起和发展历程,李光耀先生2012年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是我所看到的最完整记录。包括对特选学校的种种质疑和担忧,自1979年以来从未间断,李先生在书中逐一提出并进行分析阐述。他的历史观和智慧,不仅是阅读的享受,更带给人启迪。追溯历史是必要和重要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是自由写作人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轻易否定历史,推翻数十年打下的基础,改变前辈的艰辛努力。面对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局和环境,我们是否有更为积极的思考,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把特选学校做得更好。
此外,作为特选学校,它没有多种族混合的学生群体。作者也担忧,如果我们把培养双文化认识和提升华文水准的重任,交给区区几所特选学校,这会将那些对华文虽有兴趣,却因为在非特选学校而无法获得同样资源的学生拒于门外。
如何避免把中华传统文化以一些符号化、标本化,形式主义的方式做游戏式体验?浮泛的传播会不会带来肤浅的了解,甚至负面的解读?
从书中让我感受到李先生是尊重历史的,并擅于不断从历史中获得经验和思想。李先生是一位充满自信并且精力充沛的智者,他的自信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他对历史的深刻了解。
最近《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首次合作,由两报的两位年轻记者通过写信的方式,就特选学校与华文教育、崛起的中国、华人的特权等课题展开笔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当世界其他国家把华文作为工具语言快速学习运用的当儿,新加坡还要背负着华文学习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是否让华文学习太沉重?
他在著作中以大量篇幅回忆九所特选学校的创办历史,对每一位创校校长,以及重要校长的重要历史贡献,他都如数家珍,并对每所学校的校训做了深入研究。他对华人传统价值观推崇备至,他的理想是“由九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校风的传统华校组成特选中学,肩负着为新加坡培养双语人才以及传承华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挑起为华文教育薪火相传的重任”。
作者坦承“毕业自两所特选学校”,并认为“在这两所学校度过的六年时光是终生难忘的”。但她并不认为“特选学校支持并加强华语学习”,而“更多的是因为它们是名校”。她也提到,现在很多学生是因为与学校的某种联系而被录取,所以学生来源不够开放。
此外,师资力量充实,教学资源丰富,其实新加坡完全有条件总结出华人学英语的宝贵经验,以及中国以外把华文作为第一语文、第二语文教与学的宝贵经验、先进方法。为什么不尝试逆转思维,回溯历程,总结成功经验,以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新的挑战?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特选学校肩负为新加坡培养双语人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李先生所期待的华校传统美德,乃至华人社会的优良传统要如何传承和发扬?这才是大问题。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连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认识有限,更遑论传承和发扬。李先生在文章中不无忧虑的提出,要到中国、台湾找好老师。中国、台湾的好老师固然有,但真正能够传承本地历史、继承传统的还应该是新加坡人。
她所提出的是否是取消特选学校的充分理由,我不确定。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个特选学校的毕业生,是教育资源的受益者、时代的幸运儿,却不能理解和认同特选学校。
特选学校当年在极其被动、挫折、艰难的环境中能够取得骄人学术成绩,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双语双文化人才。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学习华文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有实在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机会。社会环境似乎造就了更为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少交通和互联网科技,让中国以及中华文化变得没有那么遥远。
事实上,李先生才是真正的教育思想家。教育启迪人的心智,不仅让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不仅传播知识,更有文化传承,所以学生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思想,思想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
多元种族和谐共处是新加坡的社会财富,不是因此要处处小心照顾对方族群感受的精神负担。我们当然不能视种族和谐为理所当然,但也不必为了种族和谐而勉强彼此适应。不要让平庸肤浅的观念阻碍各自的发展,不同族群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彼此欣赏、互相帮助。
而关于历史的教与学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历史教育的匮乏,人就可能不够自信,不够深遂和坚定。有关历史教育问题,在《联合早报》记者的回信文章中也有体现,她在深刻反思过程中意识到,学生时代她并没有深刻学习学校历史,反而是在离开学校后,看到历史的宝贵,进而提出,如果能够让年轻人以创造性方式感受历史,历史会焕发出新的生命。
特选学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回溯九所特选学校的发展初期(1978年至1983年),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存亡的保卫战。凭着当年华校师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特选学校打赢了这场保卫战,得以幸存,并在随后数十年间,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特选中学面对的挑战
特选中学的出发点没有错,终极目标令人向往,过去30多年的努力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今天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世界各地有更多人学习华文,新加坡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华文学习的兴趣在提升,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社会资源、教育资源来支持更多的华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