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巴基斯坦外交上与中国比较亲近,但按《金融时报》7月报道,中国试图让巴国军方主导会接连瓜达尔港,往中国西部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标志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标志性计划的关键部分面临挑战。该计划旨在提升中国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影响力,并帮助中国输出过剩的工业产能”。这意味,中国的全球港口“一带一路”发展会否顺利,现在也许还是言之过早。反而专注于港口外交,可能还容易聚焦。
这道出了今天中国所处的世界脉络:一方面国际贸易已因国际法成形,成本比以往低,另一方面,现今国家要在海外扩展与巩固经济影响力,更需以软实力寻求合作而非倚重力量。况且,如陈志武所言,论海军基地数量、海上军事实力,美国海军“在维护全球海上贸易网……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海军在承担一定的中国海外贸易成本”。
不过,中国的全球港口发展不乏隐忧,其中之一,在于中国的软实力,也包括中国有没有把港口势力延伸到腹地的硬实力。陈志武在上述著作中说:“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它们的军队可以强大,硬实力可以登峰造极,但它们也不能够总是为所欲为……即使像美国,其经济也依赖于国际市场,美国必须依赖其软实力,如果其海外形象不好,那么在海外的贸易和服务出口都会受到影响。”
沈旭辉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及全球研究课程主任
2015年中国向巴基斯坦租用瓜达尔港43年,令瓜达尔港犹如似曾相识的“租约港”,其战略意义,是增加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方便运送中东能源到中国西部。除此之外,中国亦在希腊、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等国积极购买与兴建港口设施。
至2016年7月底,马来西亚媒体《光华日报》引述日媒,指中国与泰国已悄然开发号称为“东方巴拿马运河”的克拉运河,令船隻无需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与印度洋;报道亦引述熟识中国国情的东南亚外交人员,指“运河完全符合(中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构想)‘一带一路’的目标。建设运河经营的好处,无论在经济还是安全政策上都是难以估量的”。这一切既反映海洋与地缘政治、国家经济实力扩展的关系,也是中国网站百度百科以“走向海洋: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世界,中国人的海洋大国宣言书”条目,介绍2011年出版、改编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的着作《走向海洋》的背景。
十多年前,笔者已经谈过,马六甲海峡是能源航线必经之地,且是美军势力圈、海上恐怖主义黑点,因此在胡锦涛时代,便已有突显分散航运风险必要的“马六甲困局”专门名词。日本亦同样因为依赖进口石油,同时超过八成进口原油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故此二战期间与泰国结盟时,便已对兴建克拉运河很感兴趣。中国三峡工程开始后,更甚至有日本人提议,中日合作、共同开发克拉运河,背后不无淡化新加坡、亚细安乃至美国角色、共享能源的潜藏议程。
邝健铭是《港英时代:英国殖民管治术》一书作者
透过海洋保护海外市场与供应链,是中国崛起后,着手发展世界港口的一大推因。另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是习近平时代提出的“中国梦”。中国梦强调在现今世界体系之中,中国需要建立自己一套规则,确保发展自主。这不乏民族主义色彩。中国近年很具标志性的一个港口发展项目,便是在东非国家吉布提建立、2016年动工的军用港口设施。按英国广播电台(BBC)报道,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最繁忙航道修建的首个军事基地”。负责兴建新港口的是中国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多家中国企业也有提供资金支援工程。此一“中国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的全球战略意义,是保护“一带一路”西边航道,东边航道则由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负责。另外,香港报章《东方日报》在7月29日,援引美国海军分析中心报告报道,未来数年,中国海军数量与实力将位列世界前沿,发展情况犹如二战前的日本帝国海军,目的之一,是“与美国争夺菲律宾海的控制权”。
耶鲁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陈志武2010年的著作《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中国的海权与港口策略需要,当中两点很值得参考:第一点,是国际远程贸易所需条件的历史转变、中国所处的世界脉络。用陈志武的话说,“16至19世纪英国的跨国公司必须有自己的军队,而20世纪美国的跨国公司则不需要自己的军队,但必须雇用许多律师”。
发展港口,是中国当下发展的必要策略,原因是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日深,无论有没有“一带一路”,都要如此。正如历史学家王賡武教授在近年出版的访谈录中说,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在海洋的重要性;用他的话说,就是Global is Maritime。
第二点,是中国面对的情况,与当年的英帝国相近。18世纪末的英国,一方面国内消费与工业产出不对称,需要海外市场营销产品,输出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工业生产需要世界各地更稳定的原料供应,因此需要往海外拓展。在这个背景下,为保护海外市场与供应链,很多英国公司都修建海外港口、甚至拥有军队,而英国政府亦在贸易航道沿岸,建立海军基地与殖民地,英帝国因而成形。
海洋之于中国的重要性,源于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根据《经济学人》2013年的分析,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入口国;而根据《福布斯》2015年的报道,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入口国。这篇报道提到,南中国海问题与中国原油运输需经马六甲海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