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
欧洲国家以派遣军舰、政策宣示等方式,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刷存在感,有着现实考量。欧盟将“基于规则的海洋治理”和“确保海洋安全和自由航行”,列为其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发挥作用的目标,并将国际海洋安全事务视为扩大其全球影响力的“新增长点”,以此为抓手展开海洋战略转型。其目的是促进欧盟进一步发挥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领导作用,提高在海洋治理中的国际地位,进而扩大欧盟“作为全球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的政治影响力。
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丁铎
不能忽视的是,欧盟27个成员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就其采取何种行动、行动程度以及政策方向上长期莫衷一是。这也是欧盟南中国海政策制定效率及执行效果打折扣的重要原因。
近期,一些欧洲国家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存在度似乎有所提升。德国政府高级别官员表示,计划今年8月派军舰赴亚洲访问,并途经南中国海。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一艘潜艇今年2月在支援军舰的相伴下曾穿行南中国海,还派出两艘军舰前往太平洋地区执行为期三个月的任务。
南中国海有关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争议短期内难以解决,但南中国海的和平稳定,对于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至关重要。域外国家强势介入南中国海事务,在南中国海“秀肌肉”,强迫亚细安国家选边站队,只会加剧南中国海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难度,并不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前,英国曾派遣军舰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航行,首开欧洲国家在南中国海开展航行自由行动先例。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法国、德国去年还分别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照会,援引南中国海仲裁案裁决,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权利主张。
当然,三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政策取向并非完全一致。作为美国在欧洲的最亲密盟友,英国追随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意愿比较强,对中国的态度强硬。过去几年,法国曾多次派遣军舰穿行南中国海,也曾公开呼吁欧盟介入南中国海事务。相比之下,南中国海问题在德国对华政策考量中相对后置,德国一直以来也表现得相对低调和谨慎,并未一味追随美国同中国进行对抗。
尽管欧盟自身的南中国海行动方案难见雏形,但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会在南中国海低调行事。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英、法、德与美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合作空间,在遏制中国地区影响力上升方面有共同的地缘战略目标。鉴于拜登政府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更加倚重盟友和伙伴关系对中国联合施压,英、法、德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与美国的协调和配合程度将有所提高。这也可被视为欧美双方开始修复“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表现之一。
“东亚海洋事务”是欧盟在谈及南中国海、东海问题时所使用的表述,欧盟将南中国海问题作为其处理东亚地区事务的三大议题之一。欧盟目前在“东亚海洋事务”上虽没有明确的“战略”,但政策取向有逐渐明晰的迹象,针对具体热点议题在外交、舆论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的趋势有所凸显。
欧洲对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和地区局势有关切。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和其他南中国海沿岸国为维护航行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从未因主权争议而受到干扰和破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不同类型海域的法律地位,各国享有不同的航行权利,但同时也应尊重沿海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