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点,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政治生态至今仍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没有发生严重污染。这有赖各政党和选民的合力维持。每个政党其实都应该建立吸纳优秀人才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从政者都是有志之士,而不是只图私利的政客。选民对所有的候选人,也必须有一律的高标准才行。
“我不相信民主(制度)会自动产生优秀的领导人,也不以为不时举行的选举能选出一批最佳治国人才。民主制度要发挥作用(犹如我们的民主),我们就必须尽可能为人们推出最好的人选,让他们选择。”
先说第一条。有足够的优秀人才愿意从政,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是人为努力的结果。吴资政是过来人,自然很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读过《李光耀回忆录》的人也都知道,事实上从政人才难求的问题,从建国总理时代就出现了。在经济发展、百业兴盛的时期,一般专业人士都不会想要涉足政坛,大家更希望在自己的专门领域施展拳脚,毕竟从政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要他们从政,总得费尽唇舌,三番四次耐心游说。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不为所动。
历经三代顺利传承之后,行动党正面对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第三和第四代的交接。令人关注的是,目前前景尚未明朗化。与此同时,虽然行动党迄今为止避免了严格意义上的分裂,但像陈清木医生的脱党、另组新党并投入反对阵营,也可说是一种分蘖,不能轻视。此所谓涓涓不塞,将成巨流。
为新书主持发布会的总理李显龙在讲话时不无感慨地说,现在要说服好人出来从政是越来越难了。他每逢和吴作栋共进午餐时,经常谈到这一课题。从政的机会成本确实很高,可能必须放弃个人前景光明的事业,加之私人生活曝光,并得一直面对人们的诘难和批评;尤其现在还多了社交媒体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但不管这任务有多艰难,为了新加坡我们还是得坚持,并希望获得成功。
一个是前总理,一个是现任总理,双双发出从政人才难求的信息,说明问题确实很棘手。一般人关心的是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谁当部长、谁做总理,只当新闻看。但对忧国忧民、肩负治理重任的政治领导人而言,这个问题是太重要了,对新加坡而言尤其如此,因为新加坡有今日的成就,主要正是政治对头,而且传承有序。
对此,行动党也许必须寻求新的对策,比如吸纳更多中年以上的人才。这个群体一般上已建立一定的经济基础,子女也接近或已成人,少了一些后顾之忧;而且他们社会阅历也较丰富,总体抗压力可能也更强。
其次,是保持执政党的廉能与团结。许多长期执政的政党之所以最终被撼动,要么是变得贪腐,要么是发生分裂,这在我们的邻国马来西亚就能找到活生生的例子。行动党保持廉洁的做法可以说是务实的,一方面是对贪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是给部长足够的薪酬。更大的挑战也许是防止分裂,这须要维持一个强大的中央,一个能够服众的党领导。
当过外交部长和副总理的贾古玛教授,去年出版《治国—新加坡的视角》(Governing - A Singapore Perspective)一书就提到,当初自己受邀从政,也是再三推辞,后来被晓以大义,如果大家都不管,善政将何以延续?从政之后,才深切体会其中的要义,因此在书中也特别费了一番笔墨,苦口婆心规劝有能力的人要挺身为国服务。但愿济济多士,人中龙凤,有更多的人能认识政治对国家前途的重要性,投身政治。
政治要对头,最重要的是贤能者在位,执掌国家重任。关键就在于如何确保在每届大选过后,都能产生一个能维持善政的政府。新加坡建国以来在政治上的成功,或许可归结为三大点:第一,是有足够的优秀人才愿意从政,使良好的治理能够长久持续;第二,是执政党一直保持廉能,而且没有分裂,能占据主流,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第三,是能维持一个相对健康的政治生态,确保民主有效运作。三者之间其实有互为因果的内在关系。
三代总理平稳交接,历届政府能人辈出,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此所谓政通人和。接下来的另一次代际交接,因此备受关注。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他说,他所担心的是许多人以为好生活会持续不断,没能充分了解要保持新加坡持续发展,任务艰巨复杂,须不断有好的、肯献身和引领民众的领导人。新加坡独立至今,有善政善治,一直保持平稳,得力于精心安排政治的接班工作。国家的前途取决于领导人,好的领导人建立善政,善政为人民带来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由于很早就知道自愿从政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人民行动党也很早就有请人喝茶的做法,通过这种约见闲谈的方式,不断地从各界物色和网罗人才。必须说,由于政治领导人有卓越的政绩,又有崇高的风范,因此总能对一些潜在人选产生感召作用。
由于这样的人为努力,有系统地招募人才,执政党建立了一条有效的人才输送管道。确保这条人才管道的畅通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发生故障,善政就难以为继。由于社会与政治生态的改变,这对执政党来说是越来越艰巨的挑战。
以上是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日前在他授权传记第二辑《登高望远》的发布会上所说的一番话。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传记,传达政治领导能力决定国家兴衰的信息,并希望借此激励更多的能人志士挺身从政,为新加坡服务。
是的,从政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但如果国家没有足够有治理能力的人愿意肩负起这份苦差事,政治就必然要出现问题,民主必然要失灵。一旦整个政治生态因缺乏足够贤能之士主导而腐化,国家也难免于沉沦。因此,说政治领导能力和素质决定国家兴衰,实非虚言。
前面谈到,一般人也许无暇顾及从政人才难求的问题,但社会里的劳心阶层(也就是孟子所指的劳心者治人的这个群体),尤其是那些国家苦心孤诣培养出来的人中之杰,却必须特别关注这个课题。国家栽培人才,无非就是希望他们能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所以他们实在都应有一颗为国为民服务的丹心,踊跃响应从政的号召才是。如果只顾追求个人的安逸和财富,那就有违国家栽培的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