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其他华人会馆,应和会馆致力于为同乡服务,1887年购置荷兰路双龙山100多英亩的地段,作为埋葬终老同乡之义山。在教育方面,会馆不忘同乡子弟的教育,并于1905年5月5日,创办应新学堂(其后更名为应新学校),该校在教学法与课本均采用新标准。应新学校的经费除学费外,不敷款项全由应和会馆的董监事捐助。会馆在建国之前,对同乡的服务与协助,亦让当时五属同乡,能够在异地生存和发展。
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新加坡应和会馆于1822年由祖籍广东省梅县、兴宁、五华、平远和蕉岭五个县属的人士所组成。会馆为何以“应和”为名?
走入了21世纪的今天,应和会馆在华人文化和客家文化上亦扮演推动的角色,例如2002年8月成立了客家山歌团,2008年成立华乐团,两者是可以结合,即通过器乐配合客家山歌的演唱,扩大客家山歌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应和会馆的设立和发展,是新加坡历史和新加坡华人史的一部分,尤其是应和会馆的成立,只比新加坡开港晚了三年。基于上述因素,应和会馆更应重视自身历史的存扬。
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之后,政府积极筹划国家的整体发展,而会馆也在此时从族群教育舞台上逐渐退了下来。会馆照顾同乡的功能,也随着移民进入第二、三代后,开始减弱。另一方面,会馆作为联络乡亲的场所,也渐被由政府设立的民众俱乐部所取代。
作者是台湾高雄师大
应和会馆在21世纪的20多年间,在内部思变,外部刺激的情形下,不断调整本身的定位,未来更应致力让会馆继续在客家文化和华人文化传承中,扮演维护和推手的角色。
观点碰撞
鉴于许多不可逆因素所造成的资料流失,因此,会馆领导层有必要为后继者,保存史料和为会馆撰写全史,以作为保留嘉应五属同乡,南来拼搏和扎根本土的历史文化尽一分力量。
根据会馆的史料,嘉应州五属人士远渡重洋,异地谋生,应以互助为先,和睦共处为重。凡事要和衷共济,大公无私,才能发扬光大,维持久远。因此突显“应和”两字,将之作为会馆的名字。
应和会馆创立之初,除了照顾同乡之外,亦是一个供同乡祭祀的中心。会馆设关圣帝君神位,以让远离家乡的同乡有一祭祀之处,以保其平安,并让他们有一精神之支柱。
经历两个世纪,新马泰三国的华人会馆,愿意为会馆用现代科技来保存史料和撰写一本会馆的全史,为数并不多。这种情形继续下去,会馆的历史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后人的记忆之中。
应和会馆在文化上的着力外,会馆领导层很少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会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以及不少的资深会员,这些都是记载会馆历史重要的文献和口述史料。
应和会馆承载了客家先民在新加坡的历史,不但是一个族群的守护者,亦是历史的见证者。会馆走过了英殖民政府时期、二次大战、独立建国和经济的腾飞,会馆的文物资料相当丰富,但是历经战乱、管理上的欠周全,这些珍贵文物正不断地流失。
应和会馆的领导层在面对新加坡社会的变迁,采取了各种方式来让基础扎得更稳固。在组织上,应和会馆在新加坡建国后,就积极加强与五个团体会员(五华同乡总会,嘉侨同乡会,兴宁同乡会,嘉应五属公会和梅蕉平同乡会)的联结,并在1973年9月30日共同组成新加坡嘉属会馆联合会(简称嘉联会),以把六个会馆的力量集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