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中国确实拥有数量不少,但跟它的富裕程度不相称的科技公司,而这些公司在20年前几乎不存在。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中国人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感受,远不如中国以外的人士那么强烈,甚至完全无视。

拥有自己的柔性供应链是Shein最核心的竞争力来源。目前SheIn的供应链聚集于中国的广东。这里无疑是中国最发达的制造中心,也拥有最完备而高效的供应链,包括物流和仓储。实际上,Shein也在一些重点市场的国家开始建有仓储。根据一些数据判断,Shein的新品从设计到成品只需两周时间,并且能在一周内运往主要市场。

这个现象无疑应归因于中国拥有的超大人口规模。不仅如此,这个14亿人的市场因发达的交通、通讯、互联网和柔性的供应链,而被超乎想象地联系在一起。

那些意识到可以充分凭借中国高效的仓储、分销和物流系统,以及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加工领域的超强能力来服务海外市场的创业者,将会发现其可挖掘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巨大。而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一家名为Shein的公司,去年突然在中国的媒体受到广泛关注。

确实,这些年来,这家注册在江苏省会城市南京、专注于快时尚的跨境B2C(Business-to-Consumer的缩写,即商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电商公司,尽管估值已达150亿美元,却并不为当地人知晓。得益于去年一家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中文名希音的Shein才进入公众视野。根据该报告,中国目前拥有251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南京11家,而Shein首次入榜前十名,成为超级独角兽,迅速迎来投资者的青睐。

它们都在中国经济的底层,并在残酷竞争中自下而上成长起来。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学习能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的结合,确实塑造了中国底层的创业动力。实际上,中国拥有大量不为公众所知的成功的中小公司。这些被称为独角兽和“隐形冠军”的中小公司,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是在科技应用领域不断创新。规模超大并无限变换的应用场景,是这些底层创业者面临的极大诱惑。

中国经济崛起现象的表里确实值得关注。那些浮在表面的结构性问题跟它的底层经济活力之间,好像没有透明和直观的对应关系,其实不然。比如说,国有部门占用不成比例的金融资源,这往往被视为一种资源的错配。但近期有研究显示,国企可能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束缚的非正式渠道,这提醒了我们关于中国经济的动态复杂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能力的快速积累确实揭示了中国经济成功的秘笈。技术水平并不决定经济的成功。事实上,技术创新更是企业家驱动的经济发展的结果,没有一个初创者是为了拥有新的技术而选择创业;事实正好相反,创业的成功为开创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作为2003年暴发的沙斯(SARS)疫情的一个强劲回应,中国的电商因得到政府的支持而快速发展。五年之后,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决定借此机会加大对国内经济内部联系的推动和投入,集中提升中国在互联网、移动支付、通讯、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以及供应链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形成今天过度发达的全国范围重要的基础平台,这是中国底层创业和创新热流从未间断的源头。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1

10年前,Shein不过是一家经营服装的跨境电商。像大部分中国跨境电商一样,除了官网外,以亚马逊和eBay为主战场。但从2014年起,公司创建自主品牌Shein,并推出网站和应用,在美国、欧洲、中东、印度等市场推出网站,甚至进军Zara(飒拉)的老家西班牙,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实,Shein不过是中国底层无数快时尚跨境电商平台的一个。事实是,除了风靡全球的社交媒体应用如TikTok之外,过去10年,从中国底层崛起的出海互联网公司可谓不计取数,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欧美和南亚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一些国家如印度甚至已经到了不能被忽视的地步。

那些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悲观学者认为,中国迄今为止并没有发展出本土的科技公司,对西方技术的依赖才是中国成功的关键。而乐观派则把中国科技公司的国际崛起,看成其技术学习能力快速积累的结果,作为后来者,中国是学习的高手。

过去这些年,制造业领域的外商撤离中国的脚步虽从未停止,但事实上这并非因为他们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是因为他们未能成功面对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实现本土化。那些扎根中国市场的国际公司即便信心满满,也无法回避必须跟中国本土公司开展竞争的残酷现实。

作者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上海智库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英文原题:The Neglected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Resilience

但无论如何,这给外界评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带来一些困惑。究竟中国的科技实力是否真实?中国是否在科技竞争中一定输给美国?这些问题常常出现在各种会议或论坛中,但答案并不一致。

我相信,以经济活动的联系而言,上层与底层之间的关系是多层的,其相互影响的机制也非常复杂,值得经济学家进一步观察和研究。那些仅仅习惯于关注表面现象的分析人士,常常会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感到困惑,这可想而知。坦率地说,看不到中国底层的经济活力,是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和未来的。

诚然,中国这些年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外围挑战和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钳制,政府治理内部经济秩序和消除内部金融风险的决心,在市场也颇受争议,但经济并没有如悲观论者预料的那样停歇。实际上,那些扰动市场预期的政策和事件,并没有真正阻止底层的创业冲动和新公司的诞生步伐。

在中国市场,技术的优势是短暂的。即使国际公司的技术略胜一筹,但在服务中国市场方面,中国的公司显然享有明显的优势,不高高在上,与市场需求更贴近,官僚层次更少,决策更加灵活。更重要的是,它们学习得很快。

这比Zara等传统快时尚产品的周期缩短太多了,因为后者通常在欧洲完成设计,再到东南亚和中国制造,而且在统一向世界市场发货之前还要送回欧洲总部仓储。最近的多个公开引用的数据显示,在Shein的第一大市场美国,谷歌上搜索它的用户已经是Zara的三倍以上。Shein已经成为排名第二的最受美国年轻人喜爱的电商网站,仅次于亚马逊。

那些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悲观学者认为,中国迄今为止并没有发展出本土的科技公司,对西方技术的依赖才是中国成功的关键。而乐观派则把中国科技公司的国际崛起,看成其技术学习能力快速积累的结果,作为后来者,中国是学习的高手。

立足中国发达而高效的供应链,也催生了大量以海外客户为目标的创业公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人们很少注意到,中国有很多隐形冠军或独角兽的公司在服务海外市场。事实上,这些公司在欧美市场的影响力远胜它们在中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