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引发网络自媒体关注的“联想事件”已持续数周,目前为止没看出双方阵营有偃旗息鼓迹象,并很可能让这家中国知名企业陷入一场公关危机。
作者是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的格局和大智慧。你可以把自己的薪酬定为“1美元”(不含股票期权等激励),展示自己对公司前途的信心,或愿意为公司利益作出牺牲,让公司行稳致远,实现自身长期利益和回报;但也可以有很多充分的理由把自己的薪酬定为“千万美元”,把品牌声誉的未来交给市场决定,可能个人获益最大,也可能被质疑最多。
同时,内部控制也有“虚”的一面,即内部控制只是实现企业目标的程序及方法,其本身并非目标。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只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同时内部控制也要由公司各级人员实施与配合。
舆情热议焦点之一,就是联想高管薪酬及在公司净利润中所占的比率。联想招股书显示,联想集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过去三个财年的总薪酬,分别为5.65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21亿新元)、9.1亿元、9.3亿元,占集团净利润的13.3%、16.3%和10.7%。相对联想数万名员工,几个高管就拿走10.75%利润,的确很容易引起普通民众关注,也让网络自媒体各方声音卷进来。
从这个视角看就不难理解,早在2009年中国各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未雨绸缪建立和健全央企高管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央企高管年薪上限,定在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基本工资五倍和绩效工资15倍),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声音干扰或可能出现的纷争。希望联想尽快走出这波舆情困境。
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有很大的模糊弹性空间。一方面,无论是股权治理还是薪酬激励,公司高管都存在部分自由裁量空间。另一方面,没人能预测或洞察未来的环境变化,于是出现“内部控制”的当下困境,即管理者有裁量或决策的自由,市场或舆情也有对品牌(声誉)认同或质疑的自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实”的一面,内部控制重在围绕企业经营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可靠性,以及遵循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基本规范和公司治理,如建立规则体系和流程控制等,追求的是企业整个过程的受控,或整个组织处于受控的状态。
首先,我们要承认的是,联想高管薪酬符合其公司内部控制程序,包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1.77亿元年薪,都是经过集体决策审批的,也就是经过公司薪酬委员会、董事会等程序认可。为何还能引起质疑?这里就不得不说内部控制了。
近年来,内部控制在中国大行其道,源自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SOX法案,法案全称《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通过后,对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的要求。这么多年下来,内部控制在中国很多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中推广实施,但实际效果很难一概而论,内部控制有“实”的一面,也有“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