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事每天都会留意《联合早报》新闻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表现,包括有多少人按赞、多少人转发等关键互动指标,了解哪些内容最能抓住读者眼球、最贴近受众口味。
(作者是《联合早报》数码内容副主任)
有时,有些事情是不能一“笑”了之的。
最近在观察面簿的相关数据时,就注意到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绝大多数的新闻贴文下方,总会看到黄色笑脸的身影。笑脸是面簿在2016年推出的六种表情符号之一,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点赞以外的选项,以便更准确地表达情绪;看到感人的贴文就点击“爱心”,读到悲伤的故事就按下“伤心”。每则贴文都会显示最热门的三种反应。
在社媒加剧社会分化和撕裂的时代,看似不起眼又无害的笑脸,在不合时宜的情境下使用,很可能起到鼓吹霸凌和仇恨的恶性作用。英国《卫报》专栏作者威尔金森就曾形容,笑脸符号已俨然成为数码时代里“嘲弄、残忍”的标志。
小小符号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在世界卫生组织从事健康推广工作的巴基斯坦籍女研究员胡达(Huda Ghaffar)就注意到,在印度有不少#MeToo反性侵运动的社媒贴文,就吸引到大量的笑脸符号。她认为,这个现象会使运动的发展严重受挫。胡达去年撰文说:“谁还能指望妇女勇敢站出来举报罪行?不相信她们是一回事,但当你嘲笑她们,讥讽她们,把她们贬得一文不值,那就太糟糕了。”
新加坡的社媒生态或许不如其他国家糟,但本地网络环境越来越恶劣是不争的事实,“酸民”和“杠精”(专在网上刻意跟人唱反调,进行没必要的辩论,没事就爱跟人吵架的抬杠者)无所不在,多不胜数。上个月,就有读者投书《海峡时报》,指社媒平台的留言区充斥着嘲讽、谴责、愤怒和仇恨,呼吁政府制定“反网络喷子”(anti-troll)法,通过实名制取缔假账号,整顿网络空间。
过去几年,世界多地的好些社会人士,都对面簿表情符号的潜在危害表达关注。在孟加拉,当地网红回教传教士阿末杜拉(Ahmadullah),去年就通过社媒平台向300多万名追随者发布教令,禁止他们使用“哈哈”的表情符号嘲弄他人,宣称这违反回教教义。在崇尚言论自由的美国,则有媒体人呼吁面簿公司增添新功能,赋予账号管理员权限,从后端“隐藏”不恰当的表情符号。
但立法规范只是扬汤止沸。研究社会和公共政策的美国哈佛肯尼迪学院教授布鲁克斯指出,人人嘴上都说希望能理性讨论事情,但其实内心喜好羞辱别人,以获取某种优越感。所以要解决根本问题,人们就得学习摒弃轻蔑的姿态,力抗愤世嫉俗的心理,用更包容的方式提出异议。下回当你准备对某个面簿贴文做出反应时,不妨先想想,因为小小的表情符号,很可能产生巨大的后坐力。
如果是轻松的娱乐或生活类新闻,读者选择哈哈大笑,自然无妨。但问题是,当连严肃、沉重的疫情新闻(“疫苗和安全管理措施估计避免8000人死亡”)、社会新闻(“负责莉雅妮偷窃案两名警员因失职被罚款”)和时政新闻(“李总理:不论哪个政党日后胜选都应坚守诚信”)都出现眯眼咧嘴的无声笑脸时,那就不只是抒发欢乐这么单纯,而是多了一份对体制的讪笑、对权力的蔑视,或者对他人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