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各方斡旋都不能阻止俄罗斯一意孤行的情况下,终止这场战争的一个可能,就是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资源难以继续支撑这场战争。因此,在终战与和平之前,任何对作为战争主动进攻一方的俄罗斯的军事或经济援助,都无异于火上浇油,是在延长战争,与终战的目的背道而驰。

至于有人担心俄罗斯会因此战不利而实力受损,“不利中俄抗美大局”。应当这样看:一方面,俄罗斯原本就实力不足,此战只是暴露了它的外强中干而已,而这种几十年中造成的实力短板,并不会因此时支持它继续俄乌之战而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战争一日不结束,在持续的战争消耗和持久的国际制裁双重打击下,俄罗斯的实力只会更加受损。

和平发展才是王道。对各方而言,有和平,才有发展。一旦终战实现和平,俄罗斯战后急需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而此时才正是中国“无上限”地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推展经济宏图的难得机遇。不仅是俄罗斯,中国在乌克兰的战后重建中,也同样可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四是终战与和平。俄乌战争不仅导致无数生命的毁灭和人道灾难,而且随着国际制裁和经济封锁,对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带来负面冲击。尽快结束俄乌战争,既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也符合中国利益。在这场战争中,俄罗斯作为战争的发起方,握有战争的主动权。所谓终止战争,实际上就是俄罗斯停止攻击乌克兰,撤回军队的问题。

一是国际道义。即国际法、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中国自己长期以来一直主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这是一条不应突破的底线,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维持道义形象所应当坚持的。

国际局势因俄乌战争而骤然变化,而世界各国对俄罗斯有了新的认知:没想到俄罗斯会悍然入侵另一个主权国家,没想到俄罗斯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强大,没想到对俄罗斯的国际制裁会如此空前严厉。有鉴于此,中国对中俄关系也应当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权衡。

但是,当一方不顾国际法,轻率、冒险地发动一场战争,而招致广泛的国际声讨和严厉的经济制裁,自陷困境,另一方是不是也应当为这种“不愿看到的”鲁莽和“感到痛心”的结果而无条件地支持?这就有一个下限或底线问题。

有关中俄关系的下限或底线,涉及这样几个方面:

真心为朋友不宜帮他再赌一把

如今中国国内有人心系俄罗斯,担心此时不帮忙,俄罗斯就会崩溃。这是过虑了。因为今日俄罗斯面临的并不是外敌入侵或遭了天灾,它完全可以终止这场它自己发动的战争而走出困境。这样就不再有目前军事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一旦实现和平,国际制裁也会逐步取消,俄罗斯的经济困境也会逐步缓解。作为战争中主动的一方,俄罗斯并不会因为终止战争,撤回军队,就会国家崩溃。即便是俄国总统普京,大概率上也不会因为俄乌之战没有达成原定目标而下台。

在和平发展的大前提下,中俄两国深入发展经贸关系,互通有无,多做生意,无上限,无止境,多多益善,这对两国都是好事。

对于“无上限”这种说法,有一种普遍解读是: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和相互支持不受限制。中国可以为俄罗斯“两肋插刀”,有求必应,给予无限的支持。

从逻辑上说,无上限,不等于无下限。上不封顶,不等于下不保底。友谊可以无上限,不等于行事可以无底线。

三是历史经验。中俄两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应当作为当今处理两国关系的一个参照。自近代以来,中俄两国两度为友,两度为敌。历史上沙俄帝国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苏联,又是被中国视为最大敌人的“北极熊”和“社会帝国主义”。对于这样一个至今仍崇尚武力和罔顾当代国际关系准则的国家,作为历史上受害者的中国,始终应当保留一份戒心,留有余地。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底线。就是说应有历史眼光,切勿被一时的友谊忽悠,而助其攻城略地,令其势力坐大,一旦将来再次为敌,无异于养虎遗患。

最初的想法是不是这样,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今天,国际局势因俄乌战争而骤然变化,而世界各国对俄罗斯有了新的认知:没想到俄罗斯会悍然入侵另一个主权国家,没想到俄罗斯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强大,没想到对俄罗斯的国际制裁会如此空前严厉。有鉴于此,中国对中俄关系也应当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权衡。

所以,作为一个时间点,作为另一意义上的底线,那就是,即便是出于友谊,对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都不应当是在终战这个时间节点之前,而应当是推延到这个时间节点之后。这才符合终战的目的和中国自身的利益。

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俄罗斯因入侵乌克兰而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谴责和反对,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国际制裁。在这种国际局势下,中国如何处理中俄关系,备受各界关注。

撇开有关联俄抗美路线的是非曲直不谈,如果是真心为朋友计,真的是胸怀大局,有鉴于俄罗斯目前自陷困境,纵不能劝其及早止损离场,也不宜在其离场之前再接济资源,令其重燃希望,再赌一把,使情况变得更糟,更不利大局。

中俄关系近年来有一直升温的趋势,在俄乌战争爆发前,这种关系的升温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出现了“中俄关系无上限”的说法。

二是国家利益。对他国的支持,不应招致对本国利益的损害。这是另一条底线。一个国家并没有义务和必要去承担或分担另一个国家因违反国际法和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招致的损害。如今俄罗斯因入侵乌克兰而遭受广泛的国际谴责和严厉的国际制裁,中国并无必要去对这种入侵表示认同或提供支持,从而去承受或分担由此带来的道义和经济的损害。

(作者是中国旅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