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出生证不显示父母籍贯”的风波,随着移民与关卡局8月12日收回成命,恢复原先的做法而告一段落。虽然从结果来看,可以说回到了原状,但从各方表达的观点,和移民局解释取消又恢复显示父母籍贯的做法,让我们对籍贯和次身份认同在多元社会里的地位,有了更深入的剖析。

当局非常坦率地承认:“应该清楚说明不在电子出生证中包含父母籍贯的原因,并指出这些信息在Singpass中仍然可以查到”。一方面,这说明当局意识到在政策考量上的不够敏锐,在做出取消籍贯一栏的决定时没有意识到,任何与籍贯这个文化身份标识有关的决策,无论会否被舆论接纳,都有事先交代的必要。当局应该更没想到,在决策者眼里只简单关乎“行政效率”的事,会引起如此关注。

之所以在新闻于8月6日见报后,引起社群的关注和负面观感,是因为在当局没有事先做更多说明的情况下推行了新举措,看上去形同未经熟虑就一刀切,把籍贯从身份标识中彻底抹去。实际上,个人父母的籍贯信息仍保存在系统里,随时可以查阅。

方言和籍贯在本地的生存空间狭小,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此次对籍贯和文化保留的讨论,华文报章收到了一定数量的读者投稿表示关注,相比之下在英文媒介世界里,此事并不怎么被讨论。其实除了华社里的不同籍贯,其他族群也分为更多的次群体,且都有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对于籍贯、次群体和保留族群意识的讨论,理应有更多的声音参与。

此次事件对华社是一记警钟。因为平日里对方言的存在(或应该说式微)只有间断性的关注和谈论,以至突然有一天发现连出生证这份交代自己身世的文件上,连籍贯都不再注明,顿时唤起了失落感和忧患意识。

(作者是《联合早报》高级记者)

尽管做出了上述解释,更值得注意的是移民局最后因“注意到各方在此事上所表达的情感”,决定把父母籍贯一栏重新列入出生证。按理,当局已表明了行政上追求精简的考量,而且从现实操作层面上,也已交代籍贯信息始终都记录在案,而不是华社普遍担心的“断根”,因此大可选择坚持不改变,毕竟朝令夕改说不定还得冒着再被非议一轮的风险。当局最终选择恢复原本的做法,足见背后更深入的考量。

保存信息,却不在出生证上显示,此举看似矛盾。当局解释,是为了简化注册过程,所以不要求出生证上包含一些“政策或行政上不需要的信息”。追求行政效率固然无可厚非,但就这次事件,太看重效率,就会不经意间把一些看似无关痛痒,可实际上有更深层影响的细节“简化”掉。

越是不显眼的身份标识,就越容易被忽略,也恰恰越须要呵护。多元文化是这个社会的力量和活力所在,但不能把不同文化的存在视作理所当然,而是平日就应该多关注、多传承、多构建独特的文化身份。否则如果有那么一天,在推行政策的过程中或有意、或无意把一些身份标识“简化”掉了,我们却麻木无感,届时只怕我们连失去了什么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