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但从无现金支付先行国的足迹可得知,钞票硬币在数码支付为大势的世代仍是稳定社会情绪的必要选项。

作为80后的中年群体,我们在念书时期享受过只看报纸的单纯时光,长大后则受益于数码新闻的快捷便利,对看新闻的载体转换是灵活的,连带的情感切换也是自然的。然而,关于实体报纸的存亡,我们不太乐见,甚至常勾勒未来两全其美的日常——工作日快速消化线上新闻,休息日悠闲翻阅纸版专题,如同书籍般线上线下共存,让读报、看时事成为品质生活。

因此在书籍方面,若执着于载体面的“数码唯一”将无济于阅读风气的培养与提升,倒是物流安排与沟通渠道的“数码为先”,能提升借阅或购买体验,让读屏或读本,兴致盎然。

(作者是《联合早报》高级多媒体编辑)

超过15年过去了,纸本书仍生命力十足。读书人与写书人就便利、专注力、负担能力、情感抒发力等物理、生理与心理条件,找到电子书与纸本书的读感互补点,让两者在各自市场各展千秋,共存共荣。

无现金支付是全球趋势,它的便利,无须多着笔墨,更有人早在2000千禧年之初预言“纸钞的末日”落在2020年代。我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电子付费,但老龄化社会让数码化进程多了“手机学不会”“看不到的钱会不会被骗”的支付压力与担忧。

另一牵动部分群体情感的数码化现象,是电子书与纸质书的“生存战”。这个话题,在2007年亚马逊第一代电子阅读器Kindle问世时已开始热议,当时有人预测“纸本书再过10年就会消失,完败于电子书”。

这样的期许不会天方夜谭,但报纸能否继续成为非数码的读报选项之一,就无法预知了。

像瑞典作为全球最早推进无现金支付的其中一国,近年稍放缓“去现金”步伐,当中的民生考量包括:现金能让各阶层人民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都能付款、现金扮演的金钱观念教育角色,以及全国性电子付费系统成为另一被攻击的标靶的担心等。

社会对数码化接受度的参差,是更广泛实现无现金支付的一大挑战。若“往深处”看,人们对实体货币的情感依赖似乎比想象中的高。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日前强调,我国追求数码为先,但不代表数码唯一,必要的服务仍应提供非数码的选择。

寒暄馆

有了货币兑换手机钱包YouTrip的海外游,购物、消费更宽心,外币现金换不够已不成出手阻碍。当然如此一来,出游的花费更易超出预算,尤其是冠病疫情后的旅行,“花钱买回忆”是不少旅人想弥补的快乐证明。我这一趟宝岛之旅虽没瞎买,但货币兑换手机钱包的方便,没让我少买;最终得以“止血”,还多亏钱包里“现金花完了”的真实提醒。

那报纸呢?

这个在我朋友群中常讨论的话题,常以莫名的惆怅与无可奈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