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早报校园数码统筹组长)
我国走出冠病疫情最黑暗的日子后,房地产市场迎来许久未见的热潮。面对激烈竞争和丰厚佣金的诱惑,中介花招百出可以理解。然而从上述几个情况看,剑走偏锋游走法律灰色地带的中介并不少。国内税务局近来追查以“99对1交易法”规避额外买家印花税的买家,也侧面反映了有一小撮中介在协助客户钻法律漏洞的情况。
不久前拿到新屋钥匙的朋友也注意到,必须用门禁卡才能进入的居民楼,竟然早已埋伏了多名中介,他们见人就上前询问有无卖房租房需求。更有甚者会致电或寄传单至刚拿钥匙的屋主目前的住家地址。他们是如何获取屋主联系方式的?被联系数次之后,朋友越想越不对劲,再次接到陌生中介的电话时,便质问对方如何取得自己的个人信息。那名中介耐人寻味地笑说“我们自有办法”,被训了一顿后赶紧挂电话。
在监管条例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我国房产中介的整体质量已有显著进步。侵犯客户隐私、发布虚假房源,以及利用误导性营销手段的中介,或许只是少数害群之马,但他们的行为正在影响整个行业。楼市这把火烧得这么旺,也放大了黑心中介在恶性竞争中日渐失序的行为。政府既已数次通过收紧贷款条例和调整印花税税率等措施,给买卖双方两头降温,下来也应该关注房地产中介这个关键中间人。
若房产投资成为快速积累财富的方式,大批国人会变得宁可炒房也不要从事实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同样的,我们也不希望看到人们以哄抬房价为生,甚至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试探专业操守和法律底线。中介趋利而为是意料中事,在没有外界介入的情况下,指望行业自律改变陋习,恐怕不切实际。官方有必要关注事态发展,及时对中介进行更多监管与约束。
例如,预约看新公寓样板房时,有中介连身份证号码也要索取,无视个人资料保护法。有的中介即使客户告知需要时间考虑或压根儿不感兴趣,依然极力以“反正免费”为由,力劝客户填写意愿表(须提交身份证影印本)和提供一张空白支票参加抽签。
本地房地产资讯网站Stacked Homes近期发布的文章也指出这个新现象,可见受影响的屋主并不少。陌生中介贸然联系屋主,只是无专业操守的营销手段,还是已涉及违法行为?
聊看房买房,已是我和朋友这群30来岁的人在聚会上绕不开的话题。朋友之中有的结婚买房,有的则是凑足了首付买单身公寓,几年下来,大家渐渐也积攒了一些看房以及与中介交涉的经验。房产中介形形色色,有助我们省钱避坑的,也有营销手段令人极为不适的。
政府与房地产行业共同制定的房地产业转型蓝图于2018年推出,并于去年底发布2025年新版蓝图,通过房产交易数码化、房产中介运用科技,以及帮助房产中介提升技能、提供增值服务三方面推动行业转型。这对中介和中介公司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只是这些企业和专业人士在接受公共资源的当儿,也应该受到更严格的监督和行为规范。这是政府在扶植产业的过程中应有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