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著名爱国商人、前全国政恊副主席安子介先生生前说过:“港人治港,最主要是港法治港”。因此,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0年4月4日通过颁布的《基本法》,重新审视三年来在香港推出的什么“法”和“决定”。凡是不符合《基本法》条文、附件和立法原意的,一律改正或撤销,拨乱反正,避免一国两制变形走样。

事实胜于雄辩。综上所述,香港故事并未做好!目前要讲好香港故事,令人难以信服。

第三,人心回归信心指标。俗话说人望高处走,近几年来香港出现九七回归之后最为汹涌澎湃的移民潮,数十万港人连同资金流往海外。不久前香港税务局惊呼“报税表三年减少37万份”!如果香港真的“由治及兴”,应该出现海外港人回归潮,而非港人移居海外潮才合逻辑。这只能说明港人的归属感跌至回归以来的谷底。

第二,中国应按照邓小平“不争论”原则,多研究些问题,少谈论些主义,真真正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要再沉迷斗争哲学。因为强调以暴力革命为手段、以“消灭私有制”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无论中国私营企业家还是外资企业,乃至香港投资者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都会产生“利用我们是你们(中共)无奈的选择;消灭我们是你们(中共)崇高的理想”的感受,对中国市场投资信心和对香港一国两制前景信心,必定被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巨大顾虑所冲击。

如何做好香港故事?

(作者是百家战略智库主席,曾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

第六是国际航运中心指标。回归之初,香港国际机场曾被评为全球十佳第一位,去年已下滑到第20位,今年竟然惨跌至第33位!香港货柜码头也曾名列世界首位,如今已跌至第九!三年疫情期间,由于香港盲目硬搬内地的封关做法,致使47家国际航空公司取消香港航班。因此,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亦大为下降。

法治指标大幅倒退

第六,俗语“人在做,天在看”。一国两制是香港在做,台湾在看。北京对香港的提法叙事和出台的政策及采取的措施,必须考虑对台海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产生正面影响还是负面效应。例如回归17年后忽然提出《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中不存在的“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法律概念,令很多香港市民觉得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规定有抵触,大感困惑。台湾同胞也认为,如果“中央全面管治权”套到两岸和平统一之后的台湾,会是什么世界?由此增加了对一国两制的抗拒感。故此2019年大选时,民进党提出“票投国民党,台湾变香港”口号,具有巨大杀伤力,令蔡英文高票连任,就是深刻的教训。

第五,近年香港反复强调维护国家安全,这当然必要。但是必须做到: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与维护《基本法》赋予港人的自由、权利之间取得平衡;必须与维护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之间取得平衡。须知国家安全其实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若将香港由活生生的一国两制蜕变为一国一制,扼杀这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仅不会增强国家安全,实质只会从根基上打击国家安全。

香港过去百多年由一个偏僻小渔村转型为自由港,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发展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制度上主要依靠自由和法治核心价值。所以,香港故事是否做好,第一项指标就是看“自由”状况。对比《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第5条关于“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庄严规定,从公民社会的政党、社团“黯然收”,到新闻自由寒蝉效应下诸多媒体消失,不少公众意见领袖亡命海外;到集会游行几近绝迹,到选委会、立法会组成失去“普及而平等选举”的灵魂……显而易见,香港自由指数已经断崖式下跌。

至于如何做好香港故事?笔者从战略高度层面冒昧向中南海主政者提出如下建言:第一,常言纲举目张。从历史经纬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纲,香港的一国两制是目。深切期盼中国的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令国际资本在“听其言而观其行”中恢复对中国投资信心,香港的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

第八项指标可看股市。随着冠病疫情成为过去,各发达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表现亮丽。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距历史高位不远。日经平均指数亦回升至33年来高位。印度股市连创历史新高,市值一举超越英、法两国,升上全球第四位。然而香港股市却斯人独憔悴,在恒生指数1万9000点上下沉浮,距离3万3154.12历史高位遥不可及。

存在决定意识。是否“讲好”属于意识,要由是否“做好”这个存在来决定。只有“做好香港故事”,才能有依据、有底气、有资格“讲好香港故事”!

香港故事是否做好的第二个指标是法治。《基本法》第11条明文规定香港特区的制度和政策“均以本法规定为依据”,但近年来上头在香港推出的若干“法”和“决定”,当中既有凌驾性的“不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管辖”的条款,也有与《基本法》第45条、第68条“循序渐进”不符合之处,更有将《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规定的“三部曲”彻底铲除之举!至于《基本法》第8条规定“予以保留”的《普通法》,单是其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已被“初选案”众多被告未审未判就关押两年多的残酷事实,击得粉碎,遑论其他!

北京任命的新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执政满一年了。在过去12个月,“讲好香港故事”成了港府官员口中频率最高的呼唤。“香港已由乱入治,由治及兴”也成为政要振振有词的“结论”。

这几年来,“香港故事”做好了吗?香港到底正在“兴”抑或正在“衰”?我们不妨摆事实,讲道理。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7月公开指责《港区国安法》“概念含糊,程序不公”。不少外资企业因顾虑香港“红线随心划,龙门任意搬”而撤离香港。故此,法治指标大幅倒退不容否认。

第七是房地产状况。香港多年来叫喊经济转型流于打嘴炮,实际上依然靠房地产和金融“塘水滚塘鱼”。不久前旺角一幅商业地王曾估值260亿港元(约45亿新元),公开招标拍卖结果却以不到48亿港元成交,连估值两成都不到。地皮是“面粉”,楼宇是“面包”。地皮价钱大跌,楼宇价格肯定下泻。君不见铜锣湾旺地空置的舖位比比皆是,触目惊心。香港兴或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为今之计,北京和港府不必强求讲好香港故事,首先要全力以赴做好香港故事,且应意识到:问题在香港,根子在北京!必须指出,当今世界远非清一色,客观上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存在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及其他文明;存在以私有制为基石的市场经济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香港恰好处于上述两者的交汇点,正如陆地江河出口在近海咸淡水交界,渔类资源特别丰富的道理一样,应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多元、包容、融合优势,由此孕育更高层次的共同文明,乃至独特的香港社会学、香港政治学、香港经济学,对“一(地)球两制”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独特的历史性贡献,这才是正路。否则,令香港一国两制变形走样,成为内地又一个普通城市,只会失去国际金融中心的存在价值。

第五是国际贸易中心指标。到今年5月份,香港出口已连跌12个月,其中2月份下降36.7%,是1953年以来70年之最惨淡;入口则连跌九个月,当中2月份下跌30.2%,令人失望。

第三,鉴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并非纯属中国国策,也是《中英联合声明》第三条中国政府对香港的十二条基本方针政策所体现的国际条约、国际承诺;考虑到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地位有赖于国际金融持份者、国际贸易利益攸关者、国际航运业的认同、认受,所以中国有必要向全世界郑重表态: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恪守《中英联合声明》。以往有关于“成为历史文件”的讲法并不适当,不能代表中国政府的正式立场。如此一来,国际资本对香港的信心才可能逐渐恢复。

唯有淡化意识形态,才能消除美国、西方国家和港人“中共灭资、赤化世界之心不死”的疑虑和恐惧,东方之珠才能重现光彩。

第四是国际金融中心评分指标。香港在过去20多年一直被国际权威评估机构评为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一两年来却跌出三甲,被新加坡取而代之。有政要鼓吹香港“要和美国西方外部势力作坚决斗争”,影响之下港府官员把香港当作反美前哨阵地,竞相争做反美斗士,自然令国际金融持份者产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危邦不入”之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岂有不降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