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文字工作者/商人)
然而仅仅填补公积金就能加强这个群体的退休保障,或者鼓励他们继续工作吗?显然不能,它应该是社会的大蓝图和持续的工程,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创造亲年长员工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有选择性地继续就业,在身心灵从容和积极面对老年生活。我们也从中创造一个活到老、学到老,以及选择性做到老的优雅社会。
不难发现在我们的中文语境中,物理性的老化给予我们太多想象的空间和创意性的阐述,老字的负面含义可能远远多过正面的意思。它有时甚至还带有歧视性,例如老态龙钟、年老色衰、老弱残兵、菊老荷枯、人老珠黄、老牛吃嫩草、老古董、老古板、老气横秋、老泪纵横、老生常谈、老着脸皮,都是一揽子绝望、窘境和弱化的词汇,让人对老字产生天然的忌讳和距离。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想变老、拒绝说老的心理关卡。
你——怕老吗?
对于“前进一代”,我们跟前辈两代不论在教育水平和财力等各方面条件都有很大的分别,并不是金钱上的填补就能满足。尤其是这个阶层的国人作为夹心层,上有老下有小,照顾老人的医疗需求之余,还有成长中孩子的教育费,第三顺位才可能是自身的保健需求。这个年龄也是慢性疾病开始出现的时候,生活压力和挑战比30岁至40岁的人更大。他们所需要的医疗资源,也可以提早有意识地建立起来,自主地对健康负责。
到底几岁才算老?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岁以上,40岁以下属于青年人,45岁至59岁属于中老年人,60岁至74岁属于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等等。至于中国古语则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0岁已被视为老年人。“前进一代”定为50岁,算是早于国际标准,也等于敲响一记警钟,让我们提早迈入老年大军的思维。
耗资70亿元的国庆配套也是首次针对年纪较轻的“前进一代”。他们与年龄更长的“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划为已退休和即将退休的群体,共同解决老龄化的需求,迎接挑战。它给予一些实际助力,作为受惠的一员,我认为更积极的作用是温馨提醒:年过半百是规划退休生活的时候,不论是在调整心态或财务的规划上。
配合58年国庆庆典的“共同前进配套”(Majulah Package),就是针对50岁以上的“壮龄”(Young seniors)国人推出,以加强他们的退休保障,并根据收入和公积金多寡,提供分层援助,包括通过一次性的“退休储蓄花红”和“保健储蓄花红”存入公积金户头,以及每年的就业储蓄花红,鼓励国人继续工作,贡献社会。
怎样鼓励人到中年,已经被家庭责任和现有工作搞得人仰马翻的壮龄人,还有动力和精力去学习新的技能或事物,更精准地活学活用在未来的经济上。
然而在老化的路上,认老和接受依然蕴含复杂的情绪,谈话中说到“老”字还可能被嗤之以鼻,甚至翻脸掀桌走人呢!否则为什么生日祝语总是很不现实地祝人青春永驻?明明在天天变老却只字不提,一定不会祝你”越老越好,越老越美”。不然你试试看?!
同龄摄影师好友几年前在脸书上分享,他永远记得第一次在地铁有人让座给他的情景。一脸稚气、满头卷发、四肢健全但富态的他说:一声Pakcik(叔叔或伯伯之意)将他从自己臆想中的青春神坛上硬扯下来,从此以后听到Pakcik也就习惯了,欣然“认”老!不过他也是一个至今不断学习摄影新技能新软件,提醒我好好利用未来技能发展基金的人。
作为这个年龄层的一员,我们在数码化的年代游刃有余,在应用最新的人工智能路上也设法接触和学习,好像不学也得学。针对这群积累丰富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的一群,或许可以开发更多适宜发挥的领域,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发挥他们高教育和专业水平的优势。
就算不怕,政府已先帮你怕着、担忧着,率先出谋划策,用心良苦。或者这是为未来社会创造活到老,做到老环境迈出的第一步?
身边同龄人对政策第一反应是:哦!我也被变老了!看来最根本的挑战,可能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退休的生活,提早准备和规划,毫不畏惧它的到来。
我就是前进一代。
如果有得选择,有幸到年老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视力,我愿意在筹足退休金的基础上,终身从事喜爱的工作,充实、快乐、有尊严地过着退而不休的生活。
我们不会一天就变老,老化的过程既缓慢又快速:如果规划妥当,衣食无忧,生活充实,疾病来袭就无需担忧;如果欠缺准备,即使年届中年,未入老年已可能窘迫不已。
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充分利用户头中的“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SkillsFuture Credit)去学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这方面的加强是有必要的,它或许是政府考虑未来前进配套进阶版的核心部分:怎样鼓励人到中年,已经被家庭责任和现有工作搞得人仰马翻的壮龄人,还有动力和精力去学习新的技能或事物,更精准地活学活用在未来的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