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有用”?是否像投资,一定要有实质的经济效益和回报?或者让你在职场上更上一层楼?还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寻求对人生和生命的新领悟?
班上的11名同学都是成人学生,有全时间也有部分时间,来自不同的国家,背景、文化、年龄也有差异。但大家有个共同点,就是求知欲高,虚心学习。当中不少人生阅历丰富,每次的课堂讨论都能有条有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注入不同的视角。就如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在这里“每个见解,都是好见解”。老师也是亦师亦友,在学习路上带领、鼓励和陪伴我们,关心学生的身心灵健康。
上课少不了作业、课堂报告(Presentation)和考试,课业相当繁重。日历都填得满满,周一至周六都有课,工作是“五天制”,读书变成“六天制”,每周要“加班”。我自认学习能力慢,所以经常自我提醒,不要拼成绩,尽力就好。
(作者是新报业媒体学院副院长)
先撇开文凭不谈,要做一个助人者,不能单有热忱和爱心就够了,除了专业知识外,要先了解自己。每个学生必须接受八次的个人辅导,每次的辅导,都是自我的探索和觉察,让我更认识自己,获益不浅。
过去两个月,每天抱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上课,巴不得像一块海绵,把所有的知识都吸收。所谓学海无涯,以为自己懂,其实很多都不懂,天天都是全新的学习体验,那种感觉真的很棒。
刚过的课堂报告,与我搭档的同学,知道我有“报告恐惧症”,一直跟我说“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我们是来学习的,重要的是过程不是成绩”。记得以往要我对着一群人做报告,就算是五六人,我的脑袋也一片空白,讲话结结巴巴,冷汗直冒,整颗心好像快从胸口跳出来。出乎意料之外,那次的课堂报告,没有什么压力,台上搭档的配合,台下同学频频点头打气,一句“你做得好”,就是最大的鼓励。
当初报读辅导课程,仅仅是对辅导学感兴趣,没有考虑这张文凭到底“有没有用”。
重返校园当“超龄学生”,跑去读辅导学,经常被问“这张文凭对你有用吗?跟你的工作有什么关系?”一般的认知是,文凭必须“有用”,最起码要对工作“有用”,否则花钱、花时间、花精力,自讨苦吃去读书和进修做什么?
回到文凭有用吗?也许没有实质的效益,对我来说,“有用”就是走出舒适圈,依自己的兴趣进修提升的当儿,又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新战友,学习路上互相扶持,互相关怀,往目标前进。还有一个加分点,就是学习让我保持心态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