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学时间能延后,意味着很多学生不用在路灯下走路上学;意味着忙碌的新加坡父母不必太早起来去送孩子;也意味着教师不必坐最早的巴士和地铁去工作。多出来的半小时至一小时时间,父母和孩子、教师与家人,不用等到周末,平日就能坐在一起吃个早餐。这些改变能很好地缓解工作学习还有生活上的压力,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
(作者是家庭主妇)
周一到周五,天还没亮,周围仍是一片漆黑时,新加坡的中小学生就陆续被父母叫醒,迷迷糊糊地开始一天的生活。等换好校服,坐在餐桌旁,他们有时都还没有完全清醒。对于贪睡的低年级小学生,他们更加疲倦。父母对此也很无奈,但如果让他们多睡一会,孩子上学就会迟到。新加坡多数中小学校在早晨7时30分左右开始上课,许多孩子必须在6时至6时半起床,吃完早餐后步行或乘搭公共交通去学校。天亮时间一般在7时前后,很多学生在出门上学时,天才刚蒙蒙亮。一些乘坐校车的孩子更要在凌晨5时多起来,因为校车最早在6时开始接送学生。
新加坡这个小红点取得的成就让世界瞩目,特别是在经济方面。近年来,我们这个小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位居全球前十。然而,这些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国人工作与生活失衡的问题。
新加坡拥有举世公认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政府也从不自满,这些年教育部还在持续进行教育制度的革新。例如,改革小学离校考试评分制度,取消中学分流制,实施按科目编班制等。希望教育部也能关注本地学校很早上课这件事,做出一些有利于学生健康的调整。
相信一定会有反对声音。有些人认为,学校上课时间不宜改动,因为这将导致清早学生上学与大人通勤时间重叠,交通将变得拥挤。首先,这个假设是否成立还有待商榷,因为乘坐私家车上学的学生只是少数,多数学生是步行或乘搭公共交通,世界上众多学校的上学时间都是在8到9时之间。难道为了避免交通拥堵,就应该让我们的儿童和青少年牺牲睡眠早早去上学吗?为什么早出行的不是我们成人,而是还在成长,需要更多睡眠的孩子呢?这点令人非常费解。
每个家庭成员都长期疲惫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在2019年发布的研究显示,本地中学生平均睡眠只有6.5个小时,这对他们成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希望人们都能怀着同理心,关心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让他们也拥有和其他国家孩子一样在清晨阳光下醒来的幸福。毕竟,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心头宝,也是社会的未来。只有他们健康快乐,未来才能充满憧憬,社会也能有更多活力和希望。
新加坡在早晨7时30分上课源于上世纪中开始的学校双班制。当时为了应对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造成课室不足的问题,中小学校实行双班制。在一所学校,一些年级在上午班上课,时间一般从早上7时30分至下午1时,其余年级则在下午班,从下午1时至傍晚6时30分上课。经过一些年的试点,双班制逐步被单班制替代,但学校继续使用上午班的时间表。
对比一些我们熟悉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的上课时间应该是最早的。在亚洲,日本、韩国和香港,学校通常在8时30分上课。中国由教育部规定小学上课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不早于8时,并要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九小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上课时间在8时30分至9时。大部分欧美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和加拿大,也是8时30分上课。美国学校的上课时间因州而异,8时至9时之间都有。
也有人说,家长让孩子早睡不就行了。做父母的都知道,这个建议只是纸上谈兵。当孩子还在低年级时,课业轻松,早睡相对容易。然而,即便早睡,第二天孩子还是很不情愿起床,这和他们起床时天还没亮有关。阳光对人的健康睡眠机制非常关键,清晨的阳光可以调整生理时钟,帮助人们清醒。缺乏阳光刺激的孩子,起床时只能强迫自己清醒,这会使他们感到格外疲倦。小学生伴随毕业会考的临近和增加的课外补习,以及中学繁重的学业和课外活动,经常须要很晚才回到家,也不得不晚睡。然而,7时半的上课时间又迫使他们第二天必须早早出门。
很多家长希望,既然所有学生都在一起上课了,能不能将原先很早的上课时间推迟,让学生们能多睡一会呢?
英国公司Sleepseeker在202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在参与调查的国家中,年工作时长排名第二。另一项“国家疲惫指数”的排名调查,新加坡更位居榜首,超越中国、日本,成为全球“生活最累”的国家。现在,在普通新加坡家庭中,父母工作时间长,节奏快。孩子面临升学压力,上学又比其他国家孩子起得都要早。每个家庭成员都长期感到疲惫,简单地说一声“知足常乐”,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或许也关联到我国的低生育率。尽管政府为生育和抚养孩子提供大量支持和补助,但生育率却逐年下降,是不是因为现代年轻人从小就感到疲惫且压力大,而不愿意生育下一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