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选择党的成功,对德国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多党制的框架下,德国主流政党长期依靠隔离极端政党的策略来维护政治稳定。然而,随着另类选择党在德东地区的成功,这种隔离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主流政党在面对另类选择党时的摇摆不定,既未能通过合作吸引支持者,也未能有效遏制其扩张势头。如今,另类选择党的崛起成为德国民主体系内在张力的体现,揭示民粹主义在全球化和数码化背景下的蔓延。

自统一以来,原东德地区一直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的困境。尽管联邦政府持续向该区投入大量资源,试图缩小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但这些努力并未在原东德选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许多原东德居民认为,联邦政府在处理经济不平等、就业机会减少、社会福利削减等问题时,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这种经济上的相对剥夺感,加剧德东选民对现有政治体系的不满情绪,为另类选择党提供崛起的契机。

基督教民主联盟在此次选举中的得票率有所增加,位居第二大党。尽管基民盟作为保守派政党,一直在德国东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也无法阻止另类选择党成为第一大党的事实。这一现象表明,德东选民在政治选择上正朝向更加激进和极端的方向转移,所以基民盟也面临巨大挑战。

(作者是马来西亚数据工程师、前媒体人)

主流政党须迅速做出调整

同时,左翼政治人物莎拉新成立的政党联盟,以16%的得票率位居第三大党。该政党结合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与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这种立场吸引原本分属不同阵营的选民,尤其是对传统左翼党派失望的选民。莎拉的崛起,不仅分裂了左翼阵营,也进一步加剧德国政治光谱的碎片化。

近日,德国极右翼的另类选择党(AfD)在图林根州选举中以32.8%的得票率位列第一,是二战结束后第一次有极右翼政党成为德国州一级选举中的第一大党。这一结果揭示德国统一后,原东德地区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尽管两德统一已超过33年,但德东与德西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社会认同感和政治情绪上的裂痕,依然未能得到有效弥合。

这一局势的形成,反映德东地区长期以来的社会和经济困境,也凸显选民行为的剧变。传统的左右翼对立,已经无法充分解释当前的政治现实,选民越来越倾向于根据具体议题和政策来做出选择,而不是按照历史上的党派划分。这使得德国的政治版图更加复杂化,极端主义的回潮也让民主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类选择党在图林根州的成功,不仅是一个地区性现象,更是德国统一以来东西部差距、社会失落感以及选民行为转变的集中体现。面对这种局面,德国的主流政党须要迅速做出调整。德国政党体系可能须要探索新的联盟与合作模式,以打破当前的政治僵局。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如何在不与另类选择党直接合作的情况下稳定局势,成为主流政党的关键挑战。

德国传统政党在此次选举中表现不佳。左翼党和社会民主党(SPD)的得票率暴跌,表明左翼政党在德国东部地区的支持基础已经显著削弱。尽管左翼党在统一后的德东地区,一度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力量,但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和选民需求的转变,左翼政党的影响力逐渐衰退。

另类选择党通过利用这些社会经济矛盾,成功将自身塑造为反建制、反移民的“抗议党”,并逐渐赢得大量选民的支持。其极右翼的政策主张,特别是在移民和民族认同问题上的立场,迎合那些对全球化、移民政策和气候变化政策持反对意见的选民。图林根州选举中的胜利,使另类选择党首次在州一级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凸显原东德地区政治格局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