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理科目,我天生缺了一根筋,总是读得战战兢兢,小学五年级开始,数学成绩不是命悬一线过关,就是考不及格,分数是触目惊心的血红字,聊以告慰的是接近及格线,各科之中仅算数“肥佬”(failed的粤语发音),其他科目还算不错,因此总积分仍然优等。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也是一本成绩册,记录你这一生各方面善恶优劣的表现,到了奈何桥前,再给你计算总得分,为这趟生命旅程总结成绩,人人拿着这本“生命成绩册”,让主宰命运的“评审”,根据此人生前的得分多少,决定让他投什么胎。
由于年轻阶段的少不更事,历练不够,因此,回顾和检视人生,必是中年以后方能做的事,尽管如此,越早领悟这件事,对于将来实现“今生无悔”,肯定是一件好事,因为谁都不想追悔莫及。人生短暂,“下课”时候,要含笑挥手,可别含恨而终。
1968年小学毕业,那本深红色的硬皮成绩册,收藏至今已53年,内页记录小一到六年级,每年两次的各科分数、平均分、班上名次和全级排名、出席、缺席的日数,以及师长的评语,老师们的钢笔笔迹清晰,师长和同学们的音容笑貌,至今印象鲜明。
老师评语的那栏,往往只写“品学兼优”四个字,有时提醒该注意的课业,再加两句鼓励的话,我的操行等第,一般介于乙上和甲之间。
老实说,一辈子毫无瑕疵,没有做错一件事的人,也许只在科幻小说中出现,人非圣贤,也无完人,饮食男女个个都有缺点,在待人处事上,有意无意间犯下错误,对他人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即便出于无意,毕竟伤害就是伤害,如果未能及时弥补与修复,难免给对方带来身心灵的某种摧残。往深一层看,生命课业当中,好事坏事大错小错,程度不同地影响各科的分数,另一方面,每一科目的比重亦有不同,对比一些带给周边人极大痛苦,属于“原则性”的犯错,比如伤天害理、伤风败俗,其他“事务性”的技术失误,倒不影响“总积分”这一大局。
“投胎”之说纯属戏言,然而人生的功课,确实真有数十门,打从懂事开始,在家是否听话,如何与家人相处,求学阶段对待课业,与师长同学的交往,踏入职场,工作认真与否,同事关系如何,朋友、婚姻、社会关系,乃至对待万物的言行,巨细靡遗,都在计分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