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问自己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终点?终点,让我们去到一个新起点。终点,让我们能翻开新的一页。终点不是结束,它是迎向新展望,关上一扇门,打开另一扇新门。每个人的这扇门,都不一样。

我算是“乖学生”,很少拖稿,只有一次真的是忙到忘了写“晚餐”。记得那天下午,我接到“温馨提醒”电邮,晴天霹雳,大喊:“惨了,我的‘晚餐’还没着落!”一名同事好心安慰我说:“你可以晚上11时59分把晚餐吃(写)完,景祥每次都是半夜才吃(写)晚餐。”

我很幸运,遇到很多拉我一把,与我并肩作战的好人,让我继续保持对新闻工作的热忱。我很幸运,有一个好团队——新闻中心意外法庭组的同事们,大家同心协力,不分你我,一起追新闻,把新闻做好。

终点不是结束,感谢大家让我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

后来我才知道,“晚餐时间”不是想写就写,是要“受邀”才能写。总编辑可能不想伤我的心,或者开不了口拒绝我,或者不想泼我的冷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继续写,这样一写就是七年。

终点,让我们去到新起点

最重要的是,走到终点,当我们回头看,相信大家心中是满满的感激,感激跟我们一起走过这条路的人。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去看白纸上的黑点,多看看那些帮你在这张白纸上填满缤纷色彩,盖住黑点的人。

跳出旧框框,若没有终点,何来的新起点?

也经常碰到快要交稿但脑袋空空,也不仅一次跟同事们发牢骚“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时候”,但牢骚归牢骚,总是日期一到就乖乖交稿。

与他们不同的是,我的第一篇“晚餐时间”不是当时的晚报总编辑、现任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要我写的,而是我“自投罗网”交稿。当年回到晚报,看到总编辑、副总编辑、执行编辑、采访组副主任们、编辑主任等,都在写“晚餐时间”,以为自己理所当然也应该写,在没人叫我写的情况下,就傻傻主动交稿。当时有个同事问我,是总编辑要我写的吗?我回答:“没有啊,不是大家都要写的吗?”

再过两个星期,《联合晚报》的“晚餐时间”专栏就要来到完结篇,一些老同事最一篇的“晚餐时间”,读了令人伤感。当年老同事们都是因为总编辑要他们加入“晚餐时间”写手团队,他们没得选择要不要,就这样写了一篇又一篇。

大家都说“有始有终”,但没有人说“有终有始”。一般人对“始终”的理解,就像生与死,是人生必经之路。走到终点,就是完成使命,画下休止符。

“自投罗网”交稿的我

(作者为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社会与法庭组主任)

这一切,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今天的这篇“晚餐时间”已是我的完结篇,走到终点,跟大伙的心情一样,百感交集,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