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而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献出一切,最起码我们也应同等付出回报,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长期侍奉汤药。
三、全面而不是局部的: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众生。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更要泽被广大的众生父母,全心全力解决一切有情的烦恼,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二、实质而不是表面的:做到父母生老病有所倚靠,百年丧葬没有后虑。给予父母心理上的慰借,精神上的和乐,而不是沽名钓誉,表面功夫做给世人看。
有人于双亲在世时不知孝敬,纵然能于身后极尽排场,甚至以金被银枕安奉,不仅父母无法带走任何一物,此更不足以酬报亲恩。还有人说,等到有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但你可以等待,父母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花点时间多陪陪爸妈,父母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让你多陪陪他们,不要等到想要孝敬时,父母都已亡故而让自己空留遗憾。亲情很多时候不能等待,孝敬应该从现在开始。
莫等
回馈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啼哭。啼哭的人叫皋鱼。他说:“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时我却不在身边,这好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孝是对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在千百年流离颠沛,迷惘失措的时空,孝维持了长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更是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
“在世时不知孝敬,父母身后极尽排场也无用…”
华人自古讲究孝道,而孝又分为“生孝”和“死孝”,在一些华人地区,有时“死孝”比“生孝”还更为隆重。所谓“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生时不养,死后万事皆空,你悲号,你恸哭,于父母已毫无意义。
吾人应以孝心为佛心、孝行为佛行,孝顺现世父母,进德修业。若能实践孝道思想,相信人心必能和顺,家庭必能幸福。
所谓孝,我们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