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l Schulze(左起)、Mehr Dudeja、许优美、彭耀顺共同出演《母亲》一剧。(Crispian Chan摄)

同为母亲的崔希如何看待这位女主角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崔希说:“剧中的母亲在努力把控现实,那些生活画面在她相信的现实,臆想的现实,和真切的现实之间游移,所以剧情相当复杂。你问我,是不是她的精神疾病导致了她反常的行为?我想是的,但同时她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又诱发她的精神疾病,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一如《父亲》和《儿子》两剧,《母亲》仍由彭魔剧团联合艺术总监崔希(Tracie Pang)执导。崔希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谈到彭魔呈献《母亲》的意义。

在亚洲地区,精神疾病似乎一直被蒙上一层禁忌阴影,人们不愿公开探讨精神疾病议题,对精神疾病患者也带有某种刻板印象,导致一些人羞于或不敢因精神方面的困扰向专家求助,这些沉疴宿疾般的偏见在一些亚洲国家,至今没有改变。

该剧法语原版由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伊莎贝·雨蓓(Isabelle Huppert)搭配一众剧场名将出演,新加坡上演的英语版本卡司也是一时之选。

针对有海外观众看完这出戏的法语版,提出剧场将疾病“浪漫化”的说法,崔希说:“我邀请观众亲自来剧场目睹这部戏,我不认为剧作浪漫化了疾病,在我看来,它是一场十足的噩梦。”

继《父亲》和《儿子》之后,彭魔剧团将呈献法国剧作家霍里安·齐勒‘家庭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母亲》,探讨一名女性在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之间,和现实与臆想之间的挣扎。

真假时空的倒转

她说:“彭魔多年来一直被探索精神疾病这一主题的戏剧所吸引,我们认为《母亲》以一种独特方式看待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可以相当微妙却极具破坏性地使一个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丧失运作能力。我确实觉得,在亚洲,尤其在新加坡,人们对孝道、义务和顺从的期望相当之高,以致于孩子长大成人后,往往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权,正因如此,我觉得一位母亲尽其所能去接受她的儿子不再是个孩子的主题,会让我们的观众产生共鸣。”

《母亲》从10月22日至11月7日在维多利亚剧院上演,购票可上网:pangdemonium.com/production/the-mother/

本地英语剧团彭魔剧团(Pangdemonium)延续对家庭相关议题的探讨,带来新英语话剧作品《母亲》(The Mother)。

该剧由法国剧作家霍里安·齐勒(Florian Zeller)于2010年发表,曾获法国“莫里哀戏剧奖”和英国“剧迷选择奖”两大标志性戏剧奖的“最佳戏剧作品”提名。彭魔之前已经上演齐勒的《父亲》《儿子》,包括《母亲》在内,彭魔此番将完成齐勒著名的“家庭三部曲”。

彭魔上演的英语版本由英国著名编剧克里斯多夫·汉普顿(Christopher Hampton)翻译,未做任何在地化的改编。

剧中的女主角是一个有爱心的妻子,一个尽职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个逐渐对现实失去掌控的女人。她质疑丈夫:“他想要做什么?”她想念儿子:“他对我隐瞒了什么?”她对儿子交往中的女朋友深感不安:“她是一个诚恳踏实的女孩吗?”她对丈夫的怀疑近乎于偏执;她对“离巢”儿子的思念变得像相思病;她对儿子的女朋友表现得充满妒意。这位母亲的行为变得越来越狂躁,到底她内心经历了什么?

“母亲”一角将由知名演员许优美饰演,其他演员包括彭耀顺、Jamil Schulze、Mehr Dudeja。

精神疾病应被重视理解

崔希说:“跟许优美多次合作,我们都觉得这个角色非她莫属。其他演员都通过试演,确定了各自角色。”

“我觉得在新加坡,精神疾病仍带忌讳因素,尽管我们在公开探讨这一层面上已经做得比以往好,这的确有助于人们将精神疾病作为一种须认真治疗的疾病来对待。”崔希显然对这个议题有自己的观察思索,她说:“不过很多常见的误解仍旧存在着,例如患精神疾病等同于‘疯了’,或者,如果一个人有精神疾病,那么他将无法保住工作——把精神疾病当作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或将其视为病患的缺陷。有些人就觉得一个人应该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精神,因此可凭个人意愿随时摆脱某种精神状态或停止一些脱序行为,有很多人不相信对精神疾病采取药物治疗等。”

崔希向观众推荐这部作品,她说:“无论你在家庭中是怎样的角色,这部作品都会和你产生对话,就算你仅把它单纯视为一部戏剧,它也无比迷人,会像钻进兔子洞一样,带你深入一个女性的精神世界。”

这出戏不断出现时空倒转,角色每次会用不一样的态度来重新度过同一段时间,哪段是真?哪段是幻?这些思考让这出戏变得更扑朔迷离。

齐勒这三部作品从家庭入手,着眼于一个个隐于家庭背景下的当代社会议题,比如《父亲》讨论老年男性的失智症问题,《儿子》揭露时下青少年不易被察觉的心理症结,而《母亲》又将带观众直面什么家庭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