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市场营销的白领丽人,令蔡欣妤(29岁)头痛的问题是,进入职场后买了很多衣服,一边无法停止购物,一边又烦恼选择太多,不知道要穿什么。有一次去探望90岁的阿嫲,她忽然意识到老人家好像每次都穿一样款式的衣服,在那个年代叫做衫裤。蔡欣妤说:“阿嫲的衣橱简单整齐,里头不过30几件衫裤,很多都是从年轻时穿到现在。款式相同,自然就没有挑衣服的困扰。”
赵紫妍喜欢量体裁衣的服务,一来是出于一种情怀记忆,她总怀念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去加东购物中心或牛车水买布,然后去裁缝店做衣服。二来是希望给不同年龄层的女性更多选择。
身体力行从源头实践环保节约理念,蔡欣妤与泰国和柬埔寨工厂合作,用大品牌剩余的布料或滞销面料(deadstock fabric)做衣服,减少生产新布料的资源消耗。收集资料时她发现,一件衣服的寿命每增加九个月,每人每年碳排放量就能减少30%。“照此说来,阿嫲一件衫裤穿30年,着实为环保做了不少贡献。虽然她们的年代不懂sustainable的概念,但已经这么做。”
在蔡欣妤看来,衫裤也代表先辈节俭过生活的美德,同样值得传承。快时尚的今天,年轻人买衣服即买即弃,在阿嫲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过生日才能置办一身新衣服,能穿很久,十分珍惜。“华人讲饮水思源,希望年轻人在穿衫裤时也可以被提醒,去学习前辈勤俭节约的美德,与衣服建立一种美妙可以延续的关系。”
关于衫裤的版型,能在旗袍和早期妈姐的衣服上找到些影子。传统衫裤保留旗袍的立领,风韵仍在,只是考虑到裙装不适合劳作,分体后将下半身改成裤子。还有是说1930年代,下南洋讨生活的妈姐,在大户人家当女佣,统一穿着白色大襟衫和黑色吊脚裤,做家务带孩子都很方便,也就成了衫裤的雏形。随着衫裤普遍开来,市井大众为省钱,多是裁一块布料做一整套衣服,花样和颜色也渐渐多起来。后来服装西化,中式立领纽扣变成西式开领排扣,也就成了时下阿嫲们穿的衫裤版型。
她说:话语间,她拿起手边一件普通的棕色印花衬衫,用高领衬衣、靴子、马甲等小配件做示范,几分钟内搭配出日、韩、欧美、街头风等不同风格。她经常在社交媒体发布短视频,挑战用五六件单品搭配出20多种不同效果,或是从世界名画里找主题色搭配衣服。对她而言,复古的乐趣不是完全复刻,而是根据每个年代的特性加以创新,重新演绎。
快时尚以外的多元选择
衫裤音译自广东话Samfu,作为传统的着装风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香港及东南亚华人社群。如今在牛车水或邻里巴刹走一圈,还能看到穿衫裤的老人家。衫裤上下分体,布料轻薄透气适合热带气候。上衣的“衫”传统款式是立领,缝线在旁边,袖子长短可选。下衣的“裤”用松紧带固定,版型宽松,方便工作时穿。
同样作为古着爱好者,精品时装店Dustbunny Vintage老板赵紫妍认为,复古风集合过往几十年不同时期的服装款式,可以让人看到更多可能性。“起码客人在挑衣服时有主动选择权,不同年代不同风格都找得到。不像是逛商场,当季衣架上摆什么就决定你要穿什么。本地市场本来就不大,大家都去同样的地方买衣服,很容易撞衫,着装也不再那么有趣。”
陈怡颖经营的服装店Vintage Weekend五年前开业,起初是卖从美国、日本、香港进口来的停产古着,后来开始联系服装厂用滞销布料生产自家品牌的衣裤,主打潮服街头风。寻找适合循环使用的布料不容易,要考虑到韧性、可塑性,还要适合本地气候,一番尝试后,品牌主推用灯芯绒(corduroy)拼接成的宽腿裤、帽子,旧丹宁补丁的裤子,或是用欧式印花窗帘布做成马甲背心,搭配长裙打造1970年代的经典风格。
时尚是历史的衣架子,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新一轮复古风吹起,时下年轻人喜欢穿阿嫲年代的衣服。1960年代的衫裤,1970年代的长裙,1980年代的格纹等,古着和老花在跨时代的诠释下获得新生。
复古裙忆万种风情
说起复古风,赵紫妍认为复古的不仅仅是款式,复古的时尚模式也值得借鉴。以前大家都是找裁缝做衣服,一来二去成了你身边很亲近的人。那种从前慢的模式是一段美好的旧时光,为你量体裁衣,观察体态的变化,听你发发牢骚,陪伴走过人生的不同阶段。复古的时尚模式,也是一种长情的陪伴。
每个年代都有属于它的时尚潮流,阿嫲“不小心”,在新一轮复古风下,成了潮流领导者,年轻人喜欢穿阿嫲年代的衣服。
越来越多人对复古风感兴趣,也是厌倦市场上千篇一律的现代感设计。陈怡颖观察,“快时尚因为要批量生产,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多以简约风为主。在此模板下,服装越来越同质化,难看到与众不同的设计和变化,复古衣最起码可以提供不一样的选择。”
学生时代陈怡颖到美国交换,受当地文化影响爱上古着衣。观察古着在各地的接受度,陈怡颖说,美国浓厚的时装氛围,各个年代的衣服都能找到,加上好莱坞电影里常出现年代感的着装,人们普遍接受度高。日本人爱古着是基于怀旧和节俭的美德,他们喜欢与物产生情感连接,物尽其用。香港作为东西方的交汇,综合两边的风格,不同年代的款式都能找到。在本地,这些年随着二手交易平台的普遍,复古衣的概念比以前更容易被接受,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循环使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好处。
她说:“现在的衣服多是做给年轻人,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年轻客群,四五十岁去逛街发现很难买衣服。这和以前完全不一样,1970年代香奈儿不会以20岁的女生为目标受众,多是做给中年女性。面对时尚潮流年轻化,成熟的客群要怎么办呢?她们有钱,也想打扮好看一点,但总不能去穿20岁女生的衣服,身形、尺码、风格完全不同。尤其是女人生过小孩,体态会有变化,一定要贴合身形才是最美的。”
在她看来,复古风穿搭的人是在玩一种创意的表达。“如今的T台造型成了某种定式,规定你就要这样穿才入流。古着有趣的一点是可以重新想象,打破既有的搭配定式,玩出新花样。”
也有人知道自己想穿什么,主动找上门。之前有个中年女顾客,拿着一张芭比娃娃的照片想做一条一模一样的裙子。娃娃穿的是一件一字肩领口,大裙摆的红色连衣裙,精致动人。赵紫妍量体裁衣后,打版让裁缝给她做了一套。
蔡欣妤说:“提起华人传统服饰,会首先想到旗袍,因为很多设计师在做,它不曾离开过人们的视线。与旗袍相比,衫裤的地位被低估,市场上没有人做。但平日里阿嫲穿衫裤多过穿旗袍,它更能够代表那个年代日常的穿衣风格。”
记者走访几家同类服装店发现,用旧布做衣服是眼下的新趋势,尤其适合复古风。滞销布料通常是因为印花太老,卖不动不流行,但这恰恰符合复古风的感觉。用创意眼光收旧布做新衣,减少浪费,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赵紫妍的古着店开在恭锡路,经营了15年。有卖从各地淘来的女装,款式以1960至90年代为主。本地时装在那时也基本西化,紧跟欧美流行。古着的魅力在于不同年代风格迥异,摇摆的1960年代充满着叛逆,嬉皮士文化正流行,玩乐和嬉戏已成为日常,时装喜欢明亮的颜色和表现力的图案,女生可以穿超短裙。1970年代注重更有女人味的细节,Disco风、波西米亚长裙、蕾丝边、V字形领口设计。到了1980年代,重点放在格纹几何图案,或泡泡袖、蓬蓬裙等夸张轮廓。
绝版古着的问题是根据当时人的身形设计,剪裁版型和今天很不一样。往往一个设计只能淘到一件,不是所有人都穿得下。开店一段时间后,赵紫妍决定提供定做服务,做新潮复刻版设计。她看回时装史或上网浏览不同年代的照片,拿出某个亮眼细节,融入到今日的版型设计中。例如某次看到1940年代制服胸口倒三角的剪裁,很别致,她拿来改良后很受顾客喜欢。
旧布做衣面临很多局限,设计打版时要看有哪些可用的布料,才决定设计的花色款式。有时喜欢的布料仅剩几尺,不能量产,一个系列只能做几件。或是某一个款式卖得很好,不能重新补货,因为布料用完就没了。即便如此,蔡欣妤坚持环保作业。她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我总告诉顾客,你穿的是某种程度上的限量版,珍贵不易撞衫。”
旧布做衣复古又环保
从阿嫲的衣橱找到灵感,去年阻断措施期间,蔡欣妤推出服装品牌“亲衫裤”(Dear Samfu)。延续“一块布做一整套衣服”的传统,在细节上做改变,譬如做成无袖上衣,或加入波浪纹边的甜美设计。她希望通过复古再生,让衫裤这种带有时代印记的衣服被保留,走入年轻人的视野。
穿衫裤忆先辈节俭美德
品牌推出一年后,市场反应不错,不但在本地,也在东南亚文化共同圈中引起共鸣。年轻人穿上衫裤觉得亲切熟悉,以前总见过阿嫲、安娣这样穿,就是叫不上名字。如今穿上老花旧布,仿佛回到摇曳的慢生活和一段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