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周便是有心人盛意拳拳推广昆曲的实例,华族戏曲协会会长卞会宾说:“14岁考进中国戏曲学院的我,进校第一课就是学唱昆曲《石秀探庄》《林冲夜奔》,而且要求会背。获益匪浅的我,发自内心想把所得分享、传播给狮城戏曲人,因为热衷、涉足华族戏曲的人,一定是想唱得更好,演得更好,那就可从昆曲中吸收更多养分,丰富自己;另一方面,对普通民众、非戏曲人而言,接触昆曲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渠道,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身心得到荡涤。借‘水磨腔’研磨人生,完善修养。”
虽出身秦腔演员,张莉却对黄梅戏别有情感。“200多年来,黄梅戏这一安徽省地方戏曲,从名不见经传的乡间小戏,演化成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其最大特色就是醉人的音乐和委婉的唱腔。”张莉说:“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牛郎织女》优美的旋律和严凤英老师的精湛表演,伴随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让我从小就深深迷上这个剧种。”
培养票友
华族戏曲协会艺术总监黄萍在昆曲周上献演的《昭君出塞》极考功力,她凭此剧一展昆曲功底。观众看惯黄萍演京剧,殊不知她亦擅昆曲,自幼在中国戏曲学院学戏的黄萍,师承多位京剧名家,也曾随北昆名家沈世华学昆曲。她传承京剧,不忘昆曲,会十几出昆曲,黄萍说对昆曲有发自内心的爱,“我本身是京剧演员,打基础时学了昆曲,一接触就喜欢上了,练唱时投入到无法停止,每次练习都有新发现和新启迪。”
卞会宾也认为昆曲完全可以推广进学校,他说:“首先昆曲可以京白(华语)演出,其次昆曲以传统艺术形式讲述伦理故事,可使学生们美育德育全方位提升。”
希望昆曲影响更多本地人
张莉说,虽欠缺专业黄梅戏团,但戏曲学院与传统艺术中心近年极力在大、中、小学推广黄梅戏。“目前戏曲类别的学校课外活动中,我们都以黄梅戏为授课剧种,黄梅戏易懂,深受小朋友喜欢,我们也找机会让他们上台表演。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是我们专业戏曲人的职责。”
蔡碧霞也认为一定要让年轻人继续贴近福建戏,她说:“福建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戏中包含忠孝仁义等正面价值观,我觉得让年青人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文化是一项塑造人类灵魂的大型长期工程,须得到高度重视和各界支持。”
谈及其他振兴福建戏的计划,蔡碧霞希望未来能携手本地福建戏团体共同投入,邀名家名师开班授课和举办讲座,提升演员理论和演技,开阔演员艺术视野。“同时也期盼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编创,带来富本地特色的福建戏剧目。”
黄萍说:“任何艺术门类都有相通之处,只要有扎实专业基础,熟练掌握自己的艺术,跟任何其他艺术碰撞,总能产生出新火花、新共鸣。”
相较福建戏在本地有多个团体戏班为依,黄梅戏则和昆曲类似,在本地缺乏专门团体组织。新加坡戏曲学院艺术总监张莉说:“黄梅戏在本地传承最大的阻碍就是没有专演黄梅戏的团体。演出数量少,生存环境也造成演员与老师流失。早期戏曲学院与传统艺术中心邀中国黄梅艺术团体与专业老师来新交流演出,曾带动本地一批喜爱黄梅戏的演员学唱黄梅戏,更同台演出过。”
学戏重要的是学出戏味儿,这肯定绕不过对名家的模仿,黄梅戏亦不例外。张莉说:“黄梅戏是一个以真声演唱的剧种,演唱技法立足于浓郁的黄梅戏风格韵味,难度在于咬字和气息的运用。如何尽速掌握?我想,热爱黄梅戏是先决条件,然后多揣摩地方语言特点,多模仿名家名段唱腔与表演,尤其是气息的调整。如此一来,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有了首届昆曲周成功举办的经验,华族戏曲协会将把它规划为年年举办的系列项目,卞会宾说,欲将眼下在本地呈小众之姿的昆曲研磨得更深入,最终影响部分其他国人,但不奢望“全国唱昆曲”。
对于福建戏的学习,蔡碧霞也有建议:“福建戏以福建话来演唱,一般业余戏曲爱好者须先掌握福建话,学习戏曲唱念做打基本功,掌握手眼身法步的技巧。这些基本功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动作,得付诸时间和精力,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方能登台。”
在本地,相对于潮、粤、琼、京、越等较为繁荣的剧种而言,昆曲、福建戏、黄梅戏可说是“小剧种”。剧种虽“小”,却不乏有心人尽心尽力推动和扶持。本地小剧种的传承与发扬有何障碍与特色?四位受访的传统戏剧专家分享他们各自的努力,以及对本地小剧种薪火传承的希翼。
戏曲要推广,除献演于氍毹,也得在民众中扎根,培养票友。可喜的是,在华族戏曲协会努力下,来该协会学昆曲的人逐年增加。黄萍说:“2014年刚开始教昆曲时只有五名学生,通过口耳相传,目前已有50名左右。最初是针对现有京剧学生推广,后来影响到社会人士报名参加。初学者可能感到昆曲难进入,不易抓到委婉的行腔规律,以及对每个字从声到韵的转换过程。可采取多听多唱的办法,循序渐进,终达目的。”
另外,戏曲学院每年呈献戏曲大汇演,并设立戏曲胡姬花奖,通过展演、参赛评选方式,吸引包括爱唱黄梅戏在内的各剧种演员展示才华。张莉透露:“近期我们正筹备2022年戏曲春晚数码录制,将特邀专业黄梅戏老师呈献黄梅戏精彩唱段,目的就是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学唱黄梅戏。”
吸引年轻人这一层面,华族戏曲协会大胆尝试戏曲与其他流行艺术门类的混搭。黄萍在今年初线上妆艺大游行中,和说唱(rap)歌手合作表演跨界昆曲《扈家庄》。昆曲混搭说唱,不能不说创意人们“脑洞大开”,而作为传统戏曲人,黄萍对跨界态度很开放,她2007年就和女高音周明伦在“美丽的对比”音乐会中,有过京剧与美声的碰撞。
传承与推广
蔡碧霞说,福建戏团目前在本地主要分为专业戏班和业余团体两种,分别活跃于庙宇和社区等公共场所。“这两年受疫情管制措施影响,公开演出受限,这对本地福建戏发展造成严重打击。”在相关当局支持下,艺团纷纷改变策略,与时俱进,利用科技把现场演出拍摄录制后线上公演,通过新媒体吸引新观众,才不致让福建戏疫中断演。
目前本地舞台上零星黄梅戏演出,因没有专演该剧种的团体,多由其他团体和爱好者偶尔客串。张莉说:“黄梅戏主要欣赏人群,我看多是喜欢早期凌波主演《梁祝》《天仙配》等黄梅调电影的观众。”
黄萍说,新加坡尽管未有昆曲团体,但知悉昆曲的人是有的,昆曲欣赏人群基本上有一定文学根基,多是与华族传统文化有接触的人士。
发源于14世纪中叶中国江苏昆山的昆曲,表演特色为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身段结合得巧妙和谐,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根据史料,昆曲可说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很多剧种在昆曲基础上发展而成,因此昆曲自古有“百戏之祖”称号。
的确有一部分戏曲剧种近年在新加坡较少演出,尽管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若从院团数量、演出频次、戏迷支持度等层面看,这些剧种都属大剧种,但在本地,包括昆曲在内,福建戏(中国大陆称芗剧,台湾称歌仔戏)、黄梅戏,可说是“小剧种”——这是相对于潮、粤、琼、京、越等在本地较为繁荣的剧种而言。
相当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福建戏传承传播,传统艺术中心凝各福建戏团体群力,依据本地戏曲表演者水平和特点,正量身定做一部富本地特色的福建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演员提供展现才华的良机,更有心借此提拔后起之秀。
据蔡碧霞介绍,本地福建戏各方专业人士对该剧做分析探讨,剧本除突出男女主角追求自由爱情外,也在传统架构上融入闽南歌谣,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母子情,为该剧注入新意。负责音乐设计的庄海宁,活跃于本地福建戏班和剧团,长期担任编曲和司鼓,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音乐界也有密切联系。他非常了解本地演员,根据演员条件,把大陆芗剧和台湾歌仔戏音乐融入该剧,设计唱腔及情绪音乐,打造具本地风格的福建戏。参演的除传统艺术中心戏曲研修班学员之外,还有沈秀珍芗剧团、文礼民众俱乐部芗艺歌剧团及延戏(福建戏)演员。
黄梅戏欠缺专业戏团
张莉至今记忆犹新,2004年她首次跨剧种,在维多利亚剧院主演黄梅戏《聂小倩》,2007年又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主演黄梅戏《女驸马》。“为练习鼻腔共鸣,我常捏着鼻子练唱,唱给其他老师听,经常惹得大家开怀大笑。学演黄梅戏有难度,却让我真正了解并体验过黄梅戏魅力,为我今后导演与推广黄梅戏埋下根基。”
剧种虽“小”,仍有薪火,它们或受到有关团体重视,得到推助;或即使没有专门剧团、戏班,民间却不放弃传承。
制作富本地特色福建戏《梁祝》
该戏正紧锣密鼓地排练,乐队已进录音棚完成初步录音,接下来将混音,预计明年2月进剧场拍摄,剪辑合成后3月线上公演。
新加坡华族戏曲协会最近线上线下双线推出的首届新加坡“昆曲周”,编排细腻,唱演精致,引得戏迷追看,很多人感叹:久未在本地聆赏昆曲雅音!
福建戏则似乎应更有群众基础,据去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地最大方言群体为福建人,约118万人,但福建戏发展现况值得关注。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创办人兼艺术总监蔡碧霞说:“因语言政策关系,加之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和网络科技影响,年轻人有更多娱乐选择;讲方言群体逐渐缩小,导致大部分年轻观众流失。”她指出,青年一代不谙方言,亦不太了解华族戏曲,语言环境对培养福建戏接班人不利,确为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