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普遍的退化性主动脉瓣硬化或二尖瓣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无需服食抗生素。

随着心内膜炎诊断方法、治疗理念及外科手术技术的提升,并发症及死亡率也有明显改善。心脏缺陷患者时时保持口腔卫生,提高这类病患的认知并保持警惕才是预防心内膜炎的最佳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内膜炎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年发病率介于每10万人3至10例,它还有其他临床特征,即病情发展迅速,治疗困难,而且住院及远期死亡率高。目前,各调查显示死亡率介于20%至30%,且与过去20年比较无明显下降趋势。

心脏瓣膜受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病况,但可能是多数公众不太熟知的疾病,医学称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简称“心内膜炎”。

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如何诊断心内膜炎呢?医生临床判断时要具有高度警觉性,对于疑似病人做血液细菌培养,如果出现阳性结果是确诊心内膜炎的重要依据。凡是原有心脏病者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一周以上都应该积极和反复多次进行血培养。心脏彩超也是诊断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经胸超声,有时需要经食道超声才能清楚看到直径大于2毫米以上的赘生物,并可以观察其对治疗的大小反应、形态、活动度和心脏瓣膜状态,了解瓣膜损坏程度,并对后续是否需要换瓣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科学医疗发展,现在病患只须在前两周留医,之后在门诊静脉注射就可以回家。但是如果心内膜炎引起心脏瓣膜功能障碍,达到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程度,就须要考虑急诊或早期手术。

一、既往心内膜炎患者;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病人需要接受至少六周的抗生素静脉注射,达到体内细菌完全清除。先前病人须住院完成整个疗程,对精神心理造成重大压力。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临床研究也显示50%以上的心内膜炎可通过这样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事故。国际专家有共识,推荐只有高风险的心脏病患者才可以应用规范化的抗生素疗法,避免抗生素滥用。这些病患包括:

三、先天性紫绀性心脏病和经外科手术矫治者。

二、既往接受人工心脏瓣膜装置;

症状主要是长时间发烧

心内膜炎的症状主要是长时间发烧,对一般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其他症状包括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关节痛等。瓣膜受损严重而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是心内膜炎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高,其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医生听诊可以闻及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施行早期的紧急外科换瓣手术。

一般罹患心内膜炎者本身心脏结构均有异常状态,包括先天性退化性或风湿性心瓣膜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或存在人工瓣膜或心脏装置、留置静脉导管、静脉注射毒品等。细菌通常是经过口腔,其次经皮肤、胃肠、呼吸道或尿道、手术、拔牙、内窥镜检查等进入血液,流入心脏。细菌粘附瓣膜,增殖形成赘生物(vegetations),类似突出的肿瘤,赘生物受血流冲击脱落后可造成脑、肾、脾等脏器的栓塞。

如何诊断?

至于赘生物脱落导致的症状则与栓塞的器官相关,如皮下栓塞可能出现小红斑点,下肢栓塞可能出现腿部剧痛;如果肺脏栓塞则出现气短、胸痛、咳嗽、咯血等;如果是脑动脉栓塞可伴随头痛、恶心、肢体瘫痪、口齿不清、抽搐,甚至昏迷等。

哪些牙科手术又属于高感染风险呢?一般刷牙、牙线护理或咀嚼食物无须顾忌细菌感染风险。以下口腔手术如拔牙(包括阻生牙和残余压根),口腔外科手术(包括牙周手术、种植和涉及口腔软组织或骨骼的颌面手术),洗牙(牙周洗牙、牙龈冲洗),牙根管治疗(清创术、神经根手术)需要抗生素预防。修复性牙手术(如填充物、牙冠和牙桥手术)和口腔检查涉及牙龈操作则在高危患者当中,也可以考虑抗生素预防。

另外,如果感染向瓣膜周围扩散,导致主动脉根部出现脓肿、血管或心肌穿透破溃,心电图提示传导异常等都需要早期手术,此类病患的死亡率高达40%。围术期出现心衰或肾衰等并发症也不足为奇。另一手术指征则是在进行正规抗生素治疗期间,反复有器官栓塞或赘生物持续增大,随时有脱落现象,都得考虑急诊手术。最棘手的问题是手术时间的掌握,如何平衡手术的紧迫性、风险及感染在抗生素可控下尽早做手术。

高感染风险的牙科手术

“上医治未病”的道理依然适用于心内膜炎,就是说心内膜炎也是可以预防的。既然我们知道细菌进入血液才能引起心内膜炎,那么一些高风险有心脏缺陷的病患在接受具有高度感染风险的牙科手术时,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就可以减少心内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