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物理治疗,还要参与体能与社交活动并不容易,但一步一脚印,努力不懈是康复的关键。朱佩玲博士鼓励所有中风幸存者:“继续练习物理治疗室教你做的动作,尽可能保持活跃,庆祝每一次的胜利,你走的每一步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有了这样的地图,就能评估并了解一个人中风后的生理活动,并利用这些数据找出增加活动量,改善中风幸存者生活品质的方法。
有了这些数据,朱佩玲博士希望医疗人员能够找出更好的照护策略,比如重新设计病房空间,以便促进中风幸存者的活动质量。
朱博士说:“我在临床工作上接触了许多中风幸存者,每个人的中风经历都不一样,每一个故事都打动我,给我动力去找出优化中风照护和康复过程的方法。”
研究团队也另外安排96名中风幸存者佩戴24小时的活动监测器,再总结所有数据,制定行为地图(behavioural map)。这是一种研究工具,可用来观察,并有系统地记录人们在特定地点的活动。
照护者应该怎么做?朱博士建议照护者鼓励中风幸存者多活动身体,从事一些可以练习手脚功能的活动。此外,到医院探访中风幸存者时,可避免留在床上或床边,多去一些距离病床远一点的空间,有助促进交流。“如果照护者无法亲自探访,那就鼓励中风幸存者参与小组休闲活动,和其他人交流。”
朱佩玲博士去年4月完成了一项相当特别的研究。她与研究助理甘佳蒽和物理治疗系的11名学生分工合作,在八家医疗机构的协力配合下,仔细观察了64名中风幸存者长达九小时的行为细节,包括走路方式以及活动时是单手操作或是运用双手等。
这是本地最大型的中风幸存者行为地图研究,朱佩玲博士说,现在有了关于活动量的充足证据,也能找出康复过程中有待改善之处。
朱博士强调,要让中风幸存者能够如常从事日常生活活动,物理治疗非常重要。要知道如何纠正错误姿势或动作,可以向物理治疗师求助。中风后的错误动作可称为代偿性动作(compensatory movements),比如因为髋部和膝盖弯曲(flexion)不足而导致环绕式步态,或是有一只脚承受太多重量,结果走路时一拐一拐。
研究员也评估了中风幸存者的社交关系,结果发现近三分之一感觉孤单;对社交关系感到非常满意的只有28%。此外,相较于其他中风幸存者,住院者一般感觉更孤单,对社交关系的满意度也较低。朱博士指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关注中风幸存者,特别是中风后住院者的社交关系。研究团队目前仍在分析其余数据,以揭示中风人群的睡眠、疲劳和无聊感,以便更好地了解中风护理。
坚持物理治疗很重要
朱佩玲博士的研究团队整理出本地160名中风幸存者的生理活动、睡眠以及社交数据,结果显示这些幸存者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久坐不动,也发现近三分之一感到孤单。她希望更多中风幸存者及家属把体力和社交活动,视为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住院者一般感觉更孤单
换言之,他们记录的不只是中风幸存者在那九个小时内的活动量,还有动作的质素。朱博士举例说明:走得远不一定就等于能正常行走,一拐一拐地走了20步的幸存者,其实康复程度可能不及一名只能走五步,行走姿势却正常(双脚可以平均承受体重)的幸存者。
她说:“中风后,神经系统真正的康复标记不只是活动量,活动的质素也很重要。异常的活动模式无论平稳度和动作效率都较差,也会给关节造成更大的压力,这可能导致过劳性损伤。”
研究团队利用行为地图整理出本地160名中风幸存者的生理活动、睡眠以及社交数据,结果发现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久坐不动;住院者每天有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躺在床上或是在床边坐着。此外,中风幸存者大部分时候都不会特地运用上肢和下肢。
活动质素也很重要
因为中风而影响了身体机能,或许不容易找到活动身体的动力,特别是最近天气酷热难耐,更让人感觉浑身没劲,什么都不想做。不过,新加坡理工大学(SIT)保健及社会科学助理教授朱佩玲博士希望鼓励更多中风幸存者(stroke survivors)以及他们的家人,把体力和社交活动视为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