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榴梿性热,吃了榴梿,最好再吃性寒的山竹,以为调剂。课文极有创意地把榴梿称为万果之王,把山竹称为万果之后。这两种美称,我们至今还在沿用。

初小第五册第30篇课文是《巴赦月》。马来民族都信奉回教,巴赦月就是他们一年一度的斋戒月,课文采用的是马来文Puasa的音译名称。课文记述巴赦月期间,回教徒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情形大致跟目前一样。

课本既然供南洋华侨使用,课文自然包含描述南洋风情的内容。初小第一册就有课文触及国家意识的问题:

第二故乡有什么可爱,初小第四册《南洋景》,以轻快的笔调赞美道:

芙蓉的皇家山 :“皇家山一带,山坡起伏,山路曲折,弯弯的小溪,清澈可见水底,游鱼来去浮沉,看得清清楚楚。溪上夹着小桥,溪边路旁,围着白漆阑干,映着青山绿树和五颜六色的野花,芙蓉真像芙蓉花般的美丽啊!”

南洋是华侨第二家乡

马来亚素描

同样是在初小第五册,作者以游记的方式,记录了在柔佛新山、马六甲、芙蓉、吉隆坡、怡宝、太平与槟榔屿等地的所见所闻,有几处自然风光的描写十分生动,例如:

这套书出版于1947年,那时新马两地还没独立,课文如此表述,大家都会认同。

马来民族和“巴赦月”

初小第五册第31课《从祖国来》,编者通过伯父对“我”的谈话,介绍当时的星加坡:“这是石叻门,有修船厂;再进是丹戎巴葛,你看,码头后面的货仓,多么整齐。”接着,课文叙述伯父带“我”到星加坡各处游览,如大坡、小坡、大会堂、法院、市政府、国泰大厦等。

关于把南洋当成第二家乡的理念,初小第八册重申:“南洋可爱!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爱祖国家乡!我也爱我第二故乡!”

《星洲散记》里的“屋吉”

我是中国人/我住在南洋/我爱中国/我爱南洋/都是我的家乡

南洋景致十分好!/年年岁岁春不老。/红花开过白花开,/一片青光映绿草……

吉隆坡的黑风洞:“市外有一处名胜,叫做黑风洞,又暗又长,不可深入。旁有一个光洞,上面透着一个大孔,四周山石倒挂,峭立着数十丈高,人行洞底,好像蜗牛爬在大瓮里面一样。”

初小第五册里有上下两篇课文,描述当年南洋一带马来民族的简朴生活。在衣着方面,他们不论男女,下身都围着纱笼,上身只穿一件单衣。男子头戴小帽,女子出门时,蒙头巾一条;在住房方面,他们拿竹子编成墙,盖上亚答叶子做顶,地上铺些藤席,算是床铺,也算是桌椅。

万果之王与万果之后

课文以“当了沙笼吃榴梿”,形容当地人爱吃榴梿的程度。不过,课文也指出,初到南洋的人不大敢吃榴梿,觉得它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恶臭,不敢轻易尝试。但住久了,看惯大家吃,就大着胆,捂着鼻子,试一试,谁知一上口,就尝到那甜美味儿。

初小第二册第20课《万果之王》,说的就是南洋一带最有名的水果榴梿。

1950年代,我在传统华校念小学。初小四年,华文课本是《最新南洋华侨小学国语读本》,编者为朱文叔与吕伯攸;高小两年,华文课本则是《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编者多了两位:徐亚倩与杨复耀。两套书都由新加坡中华书局发行,总共12册,我每年读两册。

高小第三册,有题为《星洲散记》的课文,注明“节自新中华歌川欧航笔乘”,文字畅达。课文分上下两篇,上篇简要说明新加坡当时人口只有74万,57万是华人,街上全是中国的店家,招牌上总有中国字。

课文有一段文字描绘植物园里的热带花卉:“环顾四周,多半是大叶子的树木,这正是热带植物的特征。走进温室中去,看到了一种名叫‘屋吉’的花,有的很像幽兰,有的却像蝴蝶。许多人工培养的植物,都像苔藓类一样,让它寄生在一棵树干上。”文中所说的“屋吉”,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胡姬花。课文采用Orchid 的音译,虽然有点俗气,但却显得喜气洋洋。

文字引人入胜,读了犹如身历其境,觉得趣味盎然。

星洲的风土文物

课文后还附上一张插图,让学生把图中景物加上彩色,以加深印象。

初小第七册第五课《莱佛士博物院》,详细叙述所展出的文物:“刚入大门,便有一座莱佛士半身石像,立在中间。墙壁上挂着珍贵的古今地图,风景画片……全院楼房,成工字形,后楼附设图书馆,前楼便是博物院,陈列着许多动物标本:昆虫、水产、禽兽、爬虫,分门别类,什么都有。植物标本有树胶、木材、香料、蔬菜等。矿物有岩石、锡矿。再有钱币,各式各样,古今中外,收罗很多。各种土人日常所用的器具、饰物和各种模型,稀奇古怪得很……”

文中特别提到博物院陈列的一块大锡石,约半吨重,是1890年吉隆坡华侨所捐赠的,显示了华侨与当地政府、民间组织之间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