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小文具贩卖部买的新课本,喜欢嗅吸特殊的油墨和白纸香气,眼皮下字粒和插图闪光。回家后立刻动手包书!将黄色细线条鸡皮纸或深褐色牛皮纸依课本尺寸裁剪,逐一包书。上课和温习时亲密接触,不停摩挲书册,爱之切,当惜之。

年终考试后,小我一岁的学弟学妹上门索讨用过的课本和参考书。他们领的是上一年旧册,翻开的是崭新无虞的心意传承。那些年物资匮乏,可用的继续再用,绝不浪费一物,对宇宙自然资源的珍重。

逛完大坡小坡几家书局后,心满意足。回家后拆开包裹,黄底红字商标附地址的包装纸,用来当书的封套,保持整洁,翻久了也不会折皱。书册裹上外套,包装纸过油胶的亮泽,书页浓郁墨颜,打开书,照面蕴芳透馨,一个心仪已久的新朋友立在眼前,携手一页页书海里共遨游。

时代风云遽变,苟日新日日新,老师传授新知识,打开小毛头眼界,进一步认知世界的欲望如饥似渴,学子如海绵吸水般大量阅读课外书,学校图书馆柜架上几百本书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买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当时各大书局对读者心态知之通透,顾客买书付钱后,店员以书局专用的包装纸小心翼翼包好书双手奉上,一个小动作传达了文化使者对书本的敬意,对读者的致谢。

书既是心头好,小心呵护不使之受损。

上了中三,老师鼓励把平日涂写的文字,寄报章学生园地,发表后得微薄稿费,添购文具后有余钱。每逢学校假期打零工,无形中多一份额外收入,购买新课本有了着落,母亲无须为我升学发愁。存了一笔小钱,开开心心去逛书局。

裹装好的书册,拎在手上好看实用,脸上一丝丝骄傲——我买了新书!

买课外书,对上世纪70年代的穷学生来说,是求知欲的热切需求,也是一种极为奢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