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代,一名马来工人采集扇椰子果实,作为饮料和甜食。(徐宗懋图文馆)

除了锡矿和橡胶业,海峡殖民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也创造了其他的林业产品,如木材、藤子、水果等,出现了小型企业制作工厂和销售商,尽管他们的规模比不上锡矿和橡胶业,但仍然给养了大批人口,并产生了好几代人辛苦奋斗的故事,共同谱成动人的时代之歌。(八之一)

锡矿和橡胶业是海峡殖民地的经济命脉,带来经济繁荣,也创造了亚洲人口大规模移动,推动了东南亚多元丰富的社会与文化。可以说,如果没锡矿和橡胶业,今天的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将是截然不同的风貌。

1890年代,由中国福建厦门开往新加坡的苦力船。这些苦力是创造海峡殖民地经济繁荣的主要力量。(徐宗懋图文馆)

割胶工作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记忆。工人们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套上胶鞋,提着胶灯上工。进入胶林后,使用长柄拉刀,环绕着树干,均匀地往下拉割,乳白色的胶汁就会沿着割线一直往下淌流,流到下方的容器。这是清晨最高质量的胶汁,也是胶工们必须起早赶工的原因。当橡胶价格大跌,其他工业制品不断生产后,橡胶业开始没落,工人收入减少,辛苦的割胶工作不再吸引劳工。

马来西亚是世上锡矿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矿主要分布在霹雳州、彭亨州、雪兰莪州等地。雪兰莪州曾经是世上锡矿产量最高的地方,至今仍具举足轻重的分量。为了开发锡矿,取得殖民经济的最高利润,海峡殖民地政府从中国引进大量苦力,一些矿区也有华人老板,他们熟悉原乡的人脉,透过中介从家乡的村庄招募大批苦力,到马来亚从事挖矿工作。19世纪末期华工人数激增,高达四万多人,到1930年代,是锡矿业发展的高峰,带来的经济荣景,创造了第一批的富裕阶层。

对照锡矿业的其他殖民经济产业,则是橡胶和棕油的生产,产量均执世界之牛耳,尤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产品,运用范围广大。英国人把橡胶树带进爪哇、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中国和印度的劳工刻苦耐劳,成本又不高,因此大量引进华人和印度的苦力,进入橡胶园工作。因此,东南亚的橡胶生产很快就取得竞争的优势。

然而,就跟许多新产品兴哀的历程一样,战争的动乱带来消费的减少,过度的扩张生产导致价格下跌,许多橡胶园纷纷倒闭,过去的荣景不复返。至于锡矿业,则维持在正常的发展,但在1980年代后,也成为夕阳产业。

1920年代,一名印度妇女在马来半岛的橡胶园割胶,橡胶是马来亚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徐宗懋图文馆)

在人类历史上,锡被视为贵重的金属,几千年以来,锡一直和纯铜掺在一起,制造成硬度较高的合金青铜。工业革命兴起后,锡的用途扩大,包括做成罐头、电池外壳、各种容器,以及流行一时的锡兵玩具;镀锡板也是许多工业制品的基本材料。

马来西亚橡胶事业的兴起也催生了一代华人领袖,如新加坡富商陈笃生的孙子陈齐贤,在马六甲建立了庞大的橡胶产业。随后,更多知名华商如林文庆、陈嘉庚、陈六使和李光前等,也投入橡胶的生产事业,并随着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轮胎制造需求,使橡胶事业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