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最初并无流寓打算,鲜有落地生根的意识。然而最初对于不幸身故于异地的同乡,华人不同方言族群本着慎终追远的传统儒家精神,置义塚、创寺庙、建宗祠,作为同乡在外谋生的寄生依托。无论是四时八节或岁时节庆,都离不开祭祀。薛福成在请求豁除海禁时向光绪皇帝陈情谓,流寓海外的华民,并没有因为身在异地,就忘却自身是中华民族,反之还保持及遵循中华文化及传统:南洋各岛,华民不下百余万人……粤之潮州、闽之漳泉乃占七之五……虽居外洋已百余年,正朔服色,仍守华风,婚丧宾祭亦沿旧俗,近年各省筹防,多捐巨款竞邀。

遗憾的是,就在光绪皇帝祀天后不久,天坛的祈年殿竟然遭雷火击中,乾隆御题的“祈年殿”匾额被击碎坠地,整座祈年殿陷入火海,灰飞烟灭。 祈年殿烧毁后,无法找到前朝的建筑图档,最终只根据曾参与过修缮工程的老匠司回忆,经过七年的时光才完成重建工程。重建完成的祈年殿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天坛祈年殿的回禄之灾,或许是上苍在暗示,光绪的亲政之路是崎岖的。

叻地虽遥居海外,一切习俗与中国略有不同,然近来华人到叻者日益有增,故其风气俨与中原相近。至于新年佳节,□为华人所最重,故其庆闹之举,与中国无殊,每至腊底将残,家家均市年物,扫舍宇,陈花果、换桃符,气象为之一新,铺陈亦复尽美,稍可籍手者,无不鲜衣华服,出而贺岁。逢人拱揖礼让,彬彬说者,谓此王化之所临,有不期然而然,非可以幸而致者也……

春夏秋冬,谓之四时。朝晚早夜,岁月日期。一年四季,前日今兹。昨天即晚,太早何迟。落更㪚擂,更鼓需知。新年岁晚,朔望推移。寒冷暑热,节气皆宜。二十四节,半月一施。立春雨水,惊蛰继之。春分已过,清明到期。谷雨立夏,小满乘时。芒种夏至,小暑相随。大暑立秋,处暑为宜。白露秋分,寒露当兹。霜降立冬,小雪霏霏。大雪冬至,小寒在斯。大寒以后,节令无无亏。

冬至祀天是朝廷三大节之一

2月1日,《叻报》刊载了光绪皇帝在冬至节祀天的过程:

清朝皇帝祀天的地方由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建筑组成,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天坛建筑群。(作者提供)

清朝皇帝祀天的地方由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建筑组成,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天坛建筑群。清代冬至祀天于圜丘的典礼,从清初便已经制定下来。于此之前,明朝皇帝对于祭天尤为重视,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沿用洪武时期的天、地合祀之制。嘉靖九年(1530年),皇帝命改为天、地分祀,并遵古制,建天坛于北京南郊,冬至日到此祭天;建地坛于北郊,夏至日到此祭地。清初基本沿袭明制,乾隆时对天坛大规模改建,形成今天的格局。

《叻报》刊载皇帝祀天的威仪,种种的一切,看似与新加坡及南洋各地的华人平民百姓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却又与华人出洋的历史有着某种微妙联系。就在此时,1893年的新加坡《叻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内容是关于一名潮州籍华人与儿子,从新加坡搭船返回家乡汕头时,未及抵达家门,便在船上冻毙。为何回乡?主要是因为光绪皇帝在亲政后不久,就按改革官员的建议,将海禁的法律废除了!流寓在海外的华人可以自由回乡,国内的人民可以自由出国。遗憾的是,或许是久居南洋,老人家早已习惯南洋的酷热气候,一时间无法适应骤变的气温而猝死。落番谋生,攒足积蓄后返乡省亲途中,竟落此不幸,令人不胜唏嘘。

这本《妇孺韵语》原由广东新会文人陈荣衮(1862-1922)所撰。霜降立冬,小雪霏霏。大雪冬至,小寒在斯……这也说明了,在冬天不可能到来的南洋,海外华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坚持。

郊祀恭纪:光绪龙飞之十有三年,皇帝始亲大政,是岁十一日(日字乃月字误置)初八日冬至 ,大祀天于圜丘……寅初,皇上御金龙朝衣,带朝貂褂,本色貂朝帽冠,避尘珍珠,顶挂珍珠、朝珠,自斋宫乘肩舆入内坛,西天门降舆,步诣拜台,恭祀皇天上帝、列祖列宗,四从坛遣散,秩大臣分献拜台,周围悬挂红灯,台□张黄缎,神幕内奉神位前,陈牺牲、俎豆,各色祭仪,并竖有天、地、人三才灯,高九尺,围径四尺,内然通宵大蜡四支,灯之杆有三悉,高逾九尺,名为三才杆,系灯之绳,以黄绒结成粗逾椀口,临祭太常寺读祝官,跪读祝文。司香捧香、司爵献爵、司帛献帛,乐部奏乐三章,初、亚、三献,仪成。接福受胙礼毕,太常寺、光禄寺等,恭捧祝版、玉帛、香表至东南墀内焚化毕。皇上乘舆还斋宫 。

《妇孺韵语》中有一段教导中国传统四时八节的启蒙文字。(作者提供)

宣南晴雪:本月(十一月)初八日,大皇帝恭祀天坛。初七日,驾御斋宫,是二日沿途道路理宜严肃,应请转嘱各国商人,届理勿庸出入正阳门……

《叻报》一连两天报道光绪冬至祀天

1889年(光绪十五年,五月十六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字少荃,谥文忠,1823-1901)的幕僚薛福成(字叔耘,1838-1894)出任清朝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他从伦敦使馆向光绪皇帝呈上一份题为《奏为时势互殊例意已变拟请申明新章豁除旧禁以护商民而广招徕》的奏折,请求朝廷解除已经实施了200年的海禁。薛福成向光绪痛陈,闽、粤华人离开家乡,到海外谋生,严格上来说属于偷渡行为,回国时再受到地方官员或地痞的威胁敲诈。为挽回清官员在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形象,晚清政府不得不实施保护出洋华民,以及促进中外贸易的一系列改革。

《妇孺韵语》是由广东新会文人陈荣衮所撰。(作者提供)

1884年的《海峡年鉴》中,附录一表曰:Chinese Festivals,附表列出全年的华人主要节庆日期,包括中文节日名称及英文译名。这些节庆包括春节、天公生、大伯公、清明、五日节、天门开、半年 、七娘 、普度 、中秋、重阳、下元、冬至、尾牙、送神。 其中唯有 “冬至” 是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更重要的是,除了节日与节气(冬至),此表还注明年末是闽帮每三年一届的赛神绕境,与粤帮每年赛神绕境的举行日期。在此之前的1881年《新加坡与海峡年鉴》已经有华人节庆日期列表,只不过没有中文节日的译名,且列出的以神诞节庆居多。即便在此之前,极为熟悉华人移民事务的海峡殖民地官员Jonas Daniel Vaughan在其《海峡华人习俗》(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一书中,在记述华人全年节庆时,甚至连冬至节也是只字未提,只提及华人在农历岁末时有 “送神” 的习俗。 这或多或少说明,相较节气,19世纪的海外华人更重视节日。然按 “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华人依然秉持庆祝冬至节的传统。

时令

光绪皇帝即位时,年方四岁。由两宫太后慈禧与慈安 “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887年2月7日)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由皇帝亲政(慈禧从“垂帘听政”转为“训政”)。因此,这年年末的冬至节皇帝祀天,显得特别有意义。然而细心留意上述报道文字,呈递贺表的顺序是,皇太后先,皇帝在次,却也说明慈禧依然大权在握。

没有冬天的冬至与海外华人节气观念

在中国原乡,伴随岁末冬季而来的节序,包括十月朔、冬至、腊八、小年及除夕。这一连串的节日群,与接下来的大年、人日、立春及元宵,相互辉映。纵然如此,家乡的四时节气观念,亦是否随华人移民传入没有冬天的南洋地区呢?19世纪晚清官员或文人在笔记中,似乎未见具体述及海外华人一年之中,有二十四节气里 “四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 “二分” (春分、秋分)“二至” (夏至、冬至)的强烈节气观念,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 “八节” ,即一般所谓的 “四时八节” 。至于西人的笔记或著述,则集中记述华人春节、清明及中元节。主要是针对春节时燃放爆竹、清明及中元节焚烧冥纸的抱怨。

相较于中西文献中对于华人移民社会的节庆来源,西人自然没有华人自身的诠释到位。

公元1887年12月10日(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八日)这一天,中国北方已进入寒冬,此时的北京虽然尚未迎来冬天的大雪,却正上演一出光绪皇帝亲政,以及冬至节祀天的政治戏码。1888年1月31日及2月1日(光绪十三年,丁未,十二月二十日)的新加坡《叻报》一连两天刊载光绪皇帝在冬至节时,到天坛的圜丘及祈年殿祀天的仪礼盛况。1月31日的报章先刊载皇帝祀天需要筹备的工作: 

清朝祀天的筹备与祭祀仪礼安排,由太常寺(掌管宗庙与祭祀的机构)主持。乾隆时代冬至祀天时之祝文,见载于《钦定大清会典》(乾隆朝会典)卷八十三,附有《冬日至大祀圜丘祝文》曰:……嗣天子,臣御名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率臣僚,以玉帛、牲、斋,粢盛庶品,备此禋燎祗祀于上帝……

清代圜丘祀天祭品的摆设。(作者提供)

19世纪末,本地华人报章《叻报》,逢年过节时对华人传统节日的由来,常有所论述,尤其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元旦(春节):

试想百余万的华民在海外,为何依然“正朔服色、仍守华风”?主要还是坚守不忘本、不忘祖先。而天地、节序、祖先与生活,便通过祭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礼记》“祭法”曰: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19世纪的圜丘。(作者提供)

明清两朝,冬至的祀天活动被列为朝廷三大节之一。清朝皇帝祀天的地方由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建筑组成,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天坛建筑群。光绪十三年,新加坡《叻报》甚至一连两天刊载光绪皇帝冬至到天坛的圜丘及祈年殿祀天的仪礼盛况。

光绪皇帝祀天后不久,天坛祈年殿竟遭雷火击中,乾隆御题的“祈年殿”匾额被击碎坠地。重建完成的祈年殿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作者提供)

……冬至号长至节,作赤豆粥。十二月八日号腊八节……

中国历朝帝王,皆需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祀天。明清两朝,冬至的祀天活动被列为朝廷三大节之一。《大清会典》(康熙朝会典)卷五十五,郊祀一,圜丘:国初,自崇德元年(1636年)肇祀郊坛。顺治元年(1644年)定每年冬至祀天于圜丘,夏天祀地于方泽。八年(1651年)建朝日坛,以春分致祭,夕月坛以秋分致祭,四郊大典于斯毕举。

20世纪以降,海外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开始思考教育,教育是促进人民思想先进与国家走向富强之道。因此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华人开始仿效新式西方教育体系兴学。纵然如此,我们在一部20世纪中叶(战前)新加坡刊印的启蒙读本《妇孺韵语》(星洲志成书局版)里看到一段教导中国传统四时八节的启蒙文字:

上述《叻报》报道文字,虽有些冗长,然而内容详细,是清末光绪亲政前,冬至祀天大典过程的珍贵文献。皇帝祀天的礼仪自然是大清帝国礼乐的经典体现。远在新加坡的《叻报》,为何要大费周章转载光绪祀天过程的报道,这主要是南洋这一座小岛,此时已经有超过12万的华人聚居,其中大部分移民自华南闽粤两省。而家乡所发生的一切,报章新闻或是唯一的信息来源。

……右翼总兵文锦如镇军,率带司员于初七日午刻,自正阳门起,至天坛查验修垫御道,每遇垫修不齐之处,立饬该段承修官兵修治,务期一律荡平其两旁石块,置放未尽妥善者,立令垫固以昭慎重。

除了皇帝祀天,全国大小官员需要在冬至节那一天的丑时(凌晨)递呈贺表:……年例冬至节,各省督抚、将军、都统、副都统、学政、府尹、提镇,均应呈递贺表,预行驰送礼部敬存汇齐备具。黄亭派满汉司员二员、笔政四员,咸朝衣、朝冠,斋送内阁以备进呈黼座,闻本年各处呈递皇太后、皇上贺表,刻已到齐,经礼部定于初八日丑时呈进。

天坛的祈年殿,建筑结构极富古代天文象征意义。大殿之中四根龙柱象征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12个月,外层12根檐柱象征12个时辰。两层共24根柱子也象征二十四节气,加上四根龙井柱象征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的八根童柱,则象征三十六天罡。

位于南洋的马来半岛与新加坡属热带地区,全年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岁末时顶多也就是雨水稍微丰富,全然毫无北国冬季时的寒冷天气。1887年,旅新的上海官员李钟珏(原名安曾,字平书,30岁改名钟珏,1853-1927),在其《新加坡风土记》里对本地的天气这样记述道:卯初日出,酉末日入,终岁不改。日中则热,夜分则凉,四时皆然。居民单衣一领,若将终身,故甚利穷人。在中国官员的眼里,原来常年是夏的南洋,比较适合穷人生活,毕竟在冬季时,无需费钱添置冬装。这也是清末时在南洋各地谋生华人衣着及生活的写照。

晚清岁末冬至时对中国国内百姓来说,也许是与往年一样,在家祭祀先人,然后吃着米丸(汤圆)或馄饨,继续接下来的祀灶和除夕,然后就是迎来元旦。然而对于光绪皇帝来说,或许是亲政、祀天之后,继而展开一连串的改革以图强,期盼大清帝国能够立足于西方列强之中,才是最重要的。而一些流寓海外的华人,亦或许希望有朝一日能怀着奋斗所得的积蓄,返回家乡祀祖。

晚清对海禁的解除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节气,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清明一般都在冬至以后的106或107天,或者是春分后15天。此时的中国黄河下游地区,平均温度已经上升到10度以上。清明节后来结合寒食节,成为我们熟悉的踏青、扫墓纪念祖先的节日。生活在四季如夏的南洋,或许不太能感受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意义,然而它却与古代的农耕社会关系密切,农民遵循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的历法与节气文化,也影响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与越南。

事实上无论是何时,华人当年落番下南洋谋生,都是出于生活陷入窘境所迫。流寓外洋更是一首人生的悲歌。没有人会愿意只身离家流落异乡,更何况流寓海外时,还有许多诸如环境、语言、生活习惯等不确定的事物。以19世纪初华人大多流寓于新加坡、马来半岛及南洋各地,从事种植、开矿等劳务。生活条件恶劣不说,有些还面对自然环境的威胁,为解除疲劳而吸食鸦片,染上赌博等恶习,辛苦劳作所得付诸东流。纵然是奋斗半生,也未必是人人可以衣锦还乡。

《海峡年鉴》里关于华人节庆的日历表。(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