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1918-2012)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武学泰斗施承志弟子。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是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他早年曾兴兵抗日,后赴台湾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在台湾政大、辅大及文化大学开课,并辗转美国、欧洲、香港等地考察讲学,晚年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南老学富五车著作等身,被世人尊为“南师”,视作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路人”。

我趁机追问关于两岸密使的传闻,怀师说:“海峡两岸没有什么密使,都是好事之徒哄抬出来的。我知道你所指何为,那在我几十年的生涯中只是一出儿戏,一个荒唐的故事。”我说:“老师,再荒唐的故事,我也喜欢听。”禁不住我的胡搅蛮缠,怀师把此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并把包括会议录音、录像和照片在内的一大包第一手资料交给我。我将此写成一稿,原本打算秘不示人,待当事人都退出历史后再作为南怀瑾传记的一部分公布于世。

1990年代初,台海两岸的密使经南怀瑾的撮合在香港会谈。有一天,怀师和我单独谈论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时说:“天下大事根本没有秘密可言。所谓秘密,都是暂时的。往往是因为政治、军事、商业等方面的需要,一开始免得太多人参与而搞乱了,因此不得不暂时只让少数人知道,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不必要也不可能永远保密。”

当晚在饭桌上,客人们出于对怀师的恭敬之心慎言谨行。我生性豪放不拘,因而酒酣之余放言高论。想必当晚海英是为我捏一把汗的。不料向怀师告辞时,他竟说:“你是个有匪气的文人。我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今后不用通报随时上来吃饭聊天。”从此我登堂入室,成了怀师饭桌上的“常委”,每个周末都会准时去坚尼地道。怀师滴酒不沾,大家在他那里很少饮酒。我因好肆酒骂座,竟被怀师特许“酒权”,为饭桌添点生趣。

2012年9月31日,中秋月圆时,正是南怀瑾先生荼毗之夜。我不忍眼看恩师化为一缕青烟,从庙港回到香港家中。在他的遗像前,供一束鲜花,点一枝清香,跏趺而坐,诵经追思。惺惺寂寂之中,仿佛见到他老人家像往常一样笑容可掬地向我走来。近20年来跟随怀师的一桩桩往事,一幕幕旧景浮上心头。

不久我负笈远游。1994年,我到了香港,遍寻南怀瑾未遇。在一个“海归”聚会的场合偶遇赵海英博士,说是可以带我去见怀师,真是喜出望外。一个周末的傍晚,到了坚尼地道怀师的会客处,一房间的人在那里等候。6点左右,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柱着手杖飘然而至,一袭长衫,满面春风。我料定这就是向往已久的南怀瑾了。

魏承思撰写的《两岸密使50年》。(互联网)

两岸密使风波

我当时正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工作,建议不如先出南怀瑾的文化类著作,因为出版佛教类图书一般不会获准。后来他们采纳了我的意见,我也和新闻出版处同事打了招呼,促成了怀师著作的顺利“登陆”。

在《明日报》发表贾亦斌专访五天后,我专程去台湾,找到《商业周刊》发行人金惟纯和《中国时报》副社长杜念中。他们都是我多年友人。我决定将掌握的两岸密使资料公布于世。7月19日,这两家报刊同步刊登我提供的文字和照片。两岸密使事件的曝光,使台湾朝野哗然。由于图文并茂,证据碓凿,两岸密使们百口莫辩,随即在港台两地与华人社会掀起石破天惊的政治震撼。

最初知道南怀瑾这个名字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开始接触佛学。香港何泽霖老居士寄来他的佛学著作,我猜想这位作者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人物,因为这个时代是不大会有这种博大精深的学者了。1988年,友人向我介绍刘雨虹,说她是代表南怀瑾来接洽复旦大学出版社,计划出怀师的书,我这才知道他在香港定居。

可是2000年7月,台湾网络媒体《明日报》发表了全国政协常委贾亦斌对记者的谈话。他透露1992年间,李登辉曾派遣苏志诚、郑淑敏、尹衍梁等人赴港,和他及前中共台办主任杨斯德会面。双方触及的议题,主要是台湾主动提议将前往大陆进行浙江金温铁路等多项经济投资,希望以此换取台湾的外交空间。《明日报》称:贾亦斌是两岸所有曾扮演过高层间传话密使角色,而向媒体承认确有其事的第一人。这在我看来,对怀师伤害很大。因为大家都知道金温铁路是南怀瑾推动的,他花了多年时间和心血,希望照顾家乡人民。这与李登辉完全无关。贾亦斌的说法误导舆论,让外界有“南怀瑾成为李登辉政治工具”的印象。这不但有损怀师的清誉,对他极其不公平。其他人不明内情,但既然当初怀师信任我,让我了解事情来龙去脉,我就有责任把所知事实公开。

此时恰逢陈水扁的民进党政府上台不满两个月,对于我披露这些资料的真正目的和政治动机,引发各种议论、猜测与质疑,各种小道消息不断浮现。当时我正在有中资背景的香港亚洲电视担任新闻总监,怀师担心此事会给我带来麻烦,影响我的生计,让人带话给我:“不要担心。万一你被解雇,只要我南怀瑾有口饭吃就有你吃的。我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尽管事态并没有那么严重,但听到怀师这样说,我实在是十分感激。此后,我和怀师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南怀瑾

编按:魏承思是学者、资深媒体人,美国UCLA大学历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任香港《明报》主笔、亚洲电视新闻总监及《成报》总编辑。他四海为家,云游八方,广交天下,结识形形色色人物。本刊特辟“这些人,这些事”专栏,刊载他大半辈子所见所闻的人和事,从中领略一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