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说,目前还不知道新加坡与柬埔寨的海绵是否同族。
这种巨型海绵,成年形态就像红酒杯或高脚碗碟,曾引起19世纪欧洲收藏家的瞩目。1822年新加坡第一次记录到这种形状奇特海绵的存在,根据史料,它们曾经相当普遍,但到了20世纪初就似乎灭绝了——直到2011年3月,本地海洋生态研究公司DHI Water & Environment的潜水员在新加坡南部岛屿发现形状特异的海绵,经由本地海绵专家林瑞钦博士证实,杯状大海绵没有绝种,它们仍存在于新加坡的海域。
曾经有人用海绵来洗澡……
她强调:“物种之间彼此需要。”
一张由F.C. van Heurn摄于1925年的照片显示,一个白人小孩在海王星杯状大海绵(Neptune‘s Cup Sponge)里洗澡。这说明海绵不仅大,还很坚固,能够承受小孩与水的重量。
外形像红酒杯或高脚碗碟的海王星杯状大海绵,因人类过度采集,海床被破坏,一度被认为已在全球范围绝种,直到2011年在新加坡海域重新被发现。本地至今记录到12个大海绵,海洋专家极保护,希望解开它们谜一样的特性。此外,大海绵愈合能力强,引起医学研究方面的兴趣。
一、复原能力强大,伤口完美愈合不留疤痕; 二、杯子部分只是海绵的60%,剩余的海绵体生根似在海床里; 三、学名Cliona patera,海王星杯状大海绵属于穿贝海绵科,海绵宝宝必须钻入含钙生物体如贝壳或珊瑚,附着并长大。
不是哦,是拿来当浴缸!
至于为什么大海绵会长成杯状,仍是进化史之谜,有待研究者慢慢破解。卡伦不禁喟叹:“只能说它们非常特别。”
2011年至今,国家公园局一共记录到12个大海绵;其中六个由公园局的专家“移植”到姐妹岛海洋公园,做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卡伦笑答:“我们不知道,也不敢轻举妄动。我们(海洋公园内)只剩下四个,非常珍贵。”
海洋保育困难重重
物种之间彼此需要
国家公园局照顾的六个(现存四个)杯状海绵DNA几乎一样,属同一家族。DNA多样性对物种生存至关紧要,如果它们仅能在这个区域内近亲繁殖,未来如果出现某种疾病或环境因素改变,它们很可能一次过被消灭。
拿来刷身体吗?
怎么死的?
那可否“撮合”新加坡与柬埔寨的大海绵?
海王星杯状大海绵冷知识
既然大海绵的复原能力那么强,剖半会不会长出两个个体来?
可惜,这六个大海绵中的两个已经死了。
卡伦认为海王星杯状大海绵的愈合能力对医学研究来说有很大的潜能,但相关研究需要很长时间和资源投入。以马蹄蟹(鲎)为例,这种活化石生物本来并不起眼,但被发现其血液能够用来制成疫苗后,就获得巨大的关注,以及保育资源的投入。
目前学界对海王星杯状大海绵的认识不深,它在海洋生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还是个谜。卡伦说,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生态角色,大海绵一如其他海绵是很好的“过滤器”,因为它们进食的方式是把海水从杯体外吸入体内,再从杯体内排出。除了成为海龟的食物,研究者也观察到一些小鱼会啄食海绵表面的物质,也有鱼会游进杯里,寻找庇护,或“上厕所”。
新加坡之外,研究者也在柬埔寨外海发现了约20个海王星杯状大海绵,现在由当地一个非政府组织照看。
(视频由卡伦拍摄,国家公园局提供)
延伸阅读
“我们也在保育海龟,希望海龟能继续繁衍下去,所以说如果玳瑁龟须要吃大海绵,那么就让它们吃吧。当然,看到海绵死了我们也很痛心。但这说明海绵是海龟的食物来源,总而言之是件好事。我们不仅仅保护一个物种,我们尝试完成不同指标来保护整个生态环境。”
2011年当局刚发现海王星杯状海绵的时候,它们约高30公分,10年后已经超过100公分。研究者也很期待知道它们可以长得多大,活得多久。由于缺乏研究记录,这种大海绵的方方面面仍是谜。国家公园局、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专家仍在努力研究。
大海绵12年前重新被发现的经验告诉人们,一度以为绝种的物种,有可能还存在于人类未知的地方,保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当局也定期在新加坡水域寻找大海绵的踪迹。不过海底生物的考察研究非常困难,尤其新加坡附近水域是繁忙的国际航线,大船驶过波涛汹涌,对须潜水的研究者来说有一定风险,海底砂石被卷起也使得能见度非常低,保育工作挑战重重,因此公园局必须借助新科技派遣海底机器人或以声呐扫描来了解海床的状况。
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海岸与海洋生物多样性处长卡伦博士(Karenne Tun)告诉记者,这种海绵的复原能力非常强,尽管它们在海中是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被啃咬后很快就能修复,并且不留疤痕。不过姐妹岛的玳瑁龟特别爱吃这种大海绵,在这六个海绵中,又特别爱吃那两个可怜的家伙,最后吃剩“杯脚”,复原力再强也回魂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