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读博学农业经济
无法回台为父亲奔丧
林毅夫(1952-)
屈指算来,我和林毅夫有十多年没见面了。前年儿子调到新加坡工作,和老林的女儿成了同事。我让他转交一盒台湾茶叶给林毅夫,他也让女儿代为致意。不过,我俩的交往也就仅此而已。
1982年,林毅夫从北京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到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次年,他的妻子陈云英带着6岁儿子和4岁女儿,从台湾辗转到达美国和老林团聚。1986年,林毅夫取得了经济系博士学位,次年携妻儿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并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任副所长。他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海归”经济学博士,并带回了整整30箱西方经济学术资料,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基础。1993年,林毅夫升任北京大学教授。
再次和林毅夫相遇是刚到香港不久。有一次,其仁来香港,和在港的老同事聚会,邀我一起去参加,老林也在座。这才知道他每年一半时间在北大,一半时间在香港科技大学教书。此时,林毅夫已经凭借《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和《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两篇论文,奠定了在国际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地位,成为少数能在国际顶级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华人学者。我当时在《亚洲周刊》工作,就约他做一次访谈。那次在他的港科大办公室里谈得很愉快,老林为人谦和诚恳,没有一点名人架子,说完自己的观点,总会停下来问我对此有什么看法。采访变成了朋友之间的对话。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他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又非常流畅,因此很快就脱颖而出。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到访北大演讲,林毅夫给他做翻译。舒尔茨对他非常赞赏,有一天问他想到美国读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 “想呀。”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推荐他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
原名林正义,台湾宜兰人,现定居北京。2008年至2012年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后来,北大中国经济中心的工作越来越忙,林毅夫辞去了港科大的教职,我们见面的机会就不多了。1999年的某个周末,他在香港打电话约我见面。我问他晚上想不想跟我一起去见南怀瑾先生,他愉快地答应了。在怀师那里,他遇见了当年的老师、台湾政大企管所所长陈定国博士。分别20多年,恍如隔世,两人重逢不胜唏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是当今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家。前几年曾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兼资深副行长,成为首位在国际金融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他也是在国外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次和老林见面是在1993年前后。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经济系来做短期访问。我在周其仁(编按:中国经济学家)那里遇到他,他们是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老同事。林毅夫身材高大健壮,笑容可掬,操一口有浓重台湾口音的普通话。那次见面印象不深,事后才听说他的传奇经历。林毅夫是台湾宜兰人,幼时家境贫苦,母亲以洗衣谋生。但他聪颖勤奋,读书成绩一直很好,1971年考入台大农学院。不久主动要求投笔从戎,入陆军军官学校,被当局树为“优秀青年标兵”。
2002年5月,我在香港铜锣湾街上偶遇林毅夫。他说,父亲刚去世,台湾当局已经同意他回去奔丧,准备购买一些赠送亲友的礼品。老林回乡心切,没有多话,寒暄几句后,我们就告别了。后来才知道,由于军方的阻拦,林毅夫仍然未能顺利返台,只能由妻子赴台代其追悼,他则在北大朗润园设灵堂遥祭先父。林毅夫离开台湾已有45年了,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我这个海外游子能理解他的心境。
我说,弄点小钱也许还有办法,但那么大笔的钱得另谋良策。我给他出主意说,我可以动用香港传媒界的人脉先帮你们在报刊上造舆论,然后你去找香港北大同学会,他们会比较热心帮你们找到捐款人。老林听了很高兴,我也尽力联络了《明报》《信报》《经济日报》和《文汇报》等几家报纸的朋友,但不知道这有没有帮上老林的忙。
1975年从陆军官校毕业后,他以军职身份进入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就读。1978年毕业后返回军中,次年2月被派往金门担任284师马山连上尉连长。马山是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离对岸解放军据点只有2000米,是台湾的最前哨,因此只有最优秀的基层军官才能出任马山连连长。1979年5月16日夜,林毅夫从金门泅海到厦门,投奔大陆。后来熟识之后,我曾问过老林为什么会萌发投奔大陆的念头。他说,在宜兰上学时深受一位北大毕业的历史老师的影响,树立起大中国情怀,立志做一份事业,为十亿人谋福祉。但两岸分离的现实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无奈逐渐转化为决心,最后毅然泅过台湾海峡。
此后,我们的来往就十分频繁。每次从北京到香港授课,他都会约我见面聊天,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交换对各种问题的看法。那时,他和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学人创建了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有一次,他来找我说,加入中心的海外学人越来越多,地学楼两间半办公室已经容不下这么多人,学校答应把朗润园内一处叫“致福轩”的院落拨给他们使用。但那是一排坍塌的古屋,修复需要巨资,他要负责筹款。知道我交游广阔,想让我帮忙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