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者认为,中国近三年的严格防控政策卓有成效,病毒变异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贸然放宽将导致疫情蔓延扩大,给经济社会带来更大影响。疫情一旦蔓延全国,必将导致医疗资源挤兑,公众只能自求多福。
可以说,“二十条”对地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精准防控,保证疫情不大规模蔓延,同时还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恐怕谁也没有把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雷海潮强调,“二十条”是基于科学的认识,也是基于循证研究的新的成果,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的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解释说,少了两天集中隔离可以省出约30%的集中隔离资源,而不再判定次密接和中风险区,可以节约很多服务保障资源。
不过,“二十条”要落到实处并非易事。一些被封地区的民众反映,“二十条”发布后,他们所在社区仍没有按照新规要求解封。
对地方政府来说,落实“二十条”确实有难度。比如如何确定零星病例,是几个还是几十个?高、低风险区确定和解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二十条”要求不搞“一刀切”、“层层加码”,但万一疫情扩散,地方官员会不会还像以前一样被追责?
但“二十条”是朝着放宽疫情管控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步一经迈出,再要收紧将更加困难,只能朝着继续放宽的方向前进。“二十条”取消了次密接的概念,缩短了密接者集中隔离的时间,下一步,很可能密接者也不再集中隔离,只集中收治确诊感染者。再进一步,就是无需住院治疗的确诊感染者也可居家隔离,这时就接近放开了。
但担忧者的疑问是:此前严防死守的封城、封区措施,都不能扑灭疫情,放宽之后,又如何做到阻止疫情蔓延?
从舆论反映看,中国确实还有许多民众对冠病病毒有强烈的恐惧,担心疫情蔓延将给自己和亲人带来难以预计的伤害。如何减少民众的担忧,也是官方必须应对的课题。
话虽如此,防控政策明显放宽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隔离时间从原先的“14+7”天到“7+3”天,再到“二十条”的“5+3”天;不再判定次密接;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取消国际航班熔断机制等等。
官方的回应则包括:做好常态化监测预警,提升整个冠病疫情监测的敏感度,切实做到风险人员的早发现和早管控;要完善地方应急处置体系,一旦发生本土疫情以后,措施要果断、快速;对于特大城市和重点城市,要更加突出精细、精准、高效,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做好与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医疗救治能力的储备等。
官方的回应仍然是“既要”、“也要”。中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11月12日称,总的要求就是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做到既防住疫情,又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实际上,在封城、封区难以为继,经济下滑难以遏止,以及病毒传染性虽强、毒性却明显减弱的现实面前,官方已很难继续通过严厉管控措施阻止疫情蔓延。“二十条”放宽防疫措施,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选择。
中国官方11月11日发布“二十条”优化冠病疫情防控措施后,舆论呈现两种不同反响。有人称赞这是“双11”官方发给全民的“最大红包”;有人担忧放宽防控措施将导致疫情扩大,中国过去三年的努力可能就此破防。
但无论支持还是担忧,中国已开始朝着放宽疫情管控的方向前进。即使“二十条”不能阻止疫情蔓延,官方也只能见招拆招,顺势而为,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确保中国发展的势头不受疫情等因素的干扰和破坏。
支持者认为,在大多数国家对疫情放松管控甚至“躺平”的背景下,中国已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严格防控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已无法承受,经济下滑导致各地财政困难,动辄封城、封区导致民怨沸腾,基层干部苦不堪言,防控和维稳成本越来越高,放宽防控措施势在必行。“二十条”发布当天,A股港股中概股企稳反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也被逆转,说明“二十条”顺应潮流,利好经济。
从高层角度看,“二十条”当然不等于完全放开,而是要缓解此前严厉的防控政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尽快恢复经济增长和正常对外交流,避免“发展是第一要务”被疫情掏空。
至于可能出现的疫情大规模蔓延,“二十条”也给出了应对之策。“二十条”要求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推进冠病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等等,就是在为可能出现的疫情大规模蔓延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