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终曲,我也不希望人们觉得结束了。”罗伟伦说,这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所以他希望尽量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让人们在河水声中有所回味。

当资深剧作家韩劳达与作曲家罗伟伦坐在一起,为了同一部作品促膝而谈,两人写下的每一个字和音符都是一次跨界的碰撞。

既然是音乐会,韩劳达说文字的部分不能喧宾夺主,说书因此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以文字的力量,传递河畔当年的生活气息。

SISTIC售票,63485555

“新加坡河有讲不完的故事,”韩劳达回忆说,他曾把本地已故资深报人、历史掌故研究者韩山元在1989年创作的长诗《新加坡河》改编为史诗剧。那是1990年的演出,由14个华语戏剧团体联合出演,李豪合唱团和郑朝吉指挥的新广华乐团为该剧伴唱、配乐,严众莲舞团负责舞蹈,那番光景至今都让韩劳达印象深刻。

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

这场跨界演出是鼎艺团的年度重头戏,由鼎艺团首席指挥郭勇德执棒。在此之前,乐团就曾涉猎摄影、陶艺、诗画等艺术范畴上的跨界尝试,为华乐室内乐带来别样的观感和体验。

12月15日(星期日)

“我和我大哥(韩山元)一起走过新加坡河,那场演出后,他还做了整整十年的‘新加坡河之旅’,沿着河岸把周围重要的建筑和史实娓娓道来。”韩劳达说,参与制作本次作品的出发点正是源自这些昔人旧事,而他也参考了韩山元的多部作品,包括《新加坡河,讲不完的故事》《开门见山集》等等,韩山元的女儿韩咏梅(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总编辑)也是本次音乐会的剧本顾问。

此外,音乐会也尝试融入说书。这其实与早年新加坡河畔的苦力,放工后在桥上听说书人讲古的消遣息息相关。而为了重现当年的情景,鼎艺团邀请了近日入围金马男配角奖的资深剧场人杨世彬担任说书人,在演出中与乐手一同演绎当年的桥头讲古,把观众带向新加坡河的历史彼岸。

罗伟伦相信,室内乐的作品也能叙述宏大的故事,关键在于让乐团的每一个演奏家独当一面,音乐也能因此壮大起来。

让这两位文化奖得主相会的契机是为了来临的鼎艺团《乐。叙:生命之河》音乐会。以新加坡河作为故事主角,鼎艺团将推出一部融合说书和室内乐的叙事音乐会,用文字和音乐诉说在新加坡河畔流淌着的百年人事。

下午5时、晚上8时

韩山元在诗中以质朴的语言描述新加坡河为“历史的河”“母亲的河”“希望的河”,这也成为了罗伟伦作曲时的叙事线索,分别以序曲、间奏曲和终曲穿梭在音乐会的四个乐章之间。

《乐。叙:生命之河》

票价:28元

杨世彬担任说书人


为了让音乐带出河流的生命力,罗伟伦在音乐中加入了河流的潺音、潮州歌谣、蟾蜍声、庙歌等等,希望从听觉上重新描绘出当年在河畔百舸争流的盛况。随着音乐的推进,新加坡河的面貌也会不断改变。

罗伟伦多年来为新加坡华乐团作曲,曲目多为大乐队而写,著有代表作《海上第一人郑和》与《王子与狮子》等。面对室内乐的编制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挑战,而且新加坡河的故事可以从开埠、建国的历史说开去,要说的内容实在太多。

在作曲之前,罗伟伦把本地独立导演林少鹏执导的公益纪录片《忆记新加坡河》看了两遍,许多画面和街坊的故事都令他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