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完美的例证,因为在完全没有对白的条件下,影片里所有的笑料,都是由动画与音乐彼此衬托而来。
其中获益最大的应该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因为自从米老鼠演绎了《匈二》之后,在许许多多的动画片中,只要是出现钢琴弹奏的场面,几乎都会把这首曲子弹起来,包括:兔八哥(Bugs Bunny)在1946年的《兔子狂想曲》(Rhapsody Rabbit),汤姆与杰瑞在1947年的《猫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唐老鸭与达菲(Donald & Duffy)在1988年《钢琴对决》(Duelling Pianos)等等。
拉赫玛尼诺夫的《升C小调序曲》、乔治·比才的《卡门》,以及首次登上卡通银幕的李斯特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都在1929年上映的米老鼠影片《大剧院的房子》(The Opry House)中亮相。
好比大银幕上第一个走红的老鼠明星,由华特·迪士尼一手打造出来的米老鼠(Mickey Mouse),它作为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也把古典乐带入世界各地人们的童年回忆。
不过在1947年的奥斯卡评选上,《兔子狂想曲》和《猫协奏曲》却因为过于相似,都是在主角弹奏钢琴曲《匈二》时,让老鼠在琴键上胡搅蛮缠,导致有抄袭之嫌,当年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另一个获益的乐种,其实是爵士乐。
如果说音乐之心是从小培植、灌溉而成,那这一代或许应该感激大银幕为我们烙下的音乐记忆。
鼠年迎新岁,除了家家户户的团圆聚餐分外热闹之外,看一场贺岁电影也十分应景。不过华人电影几乎很少把老鼠当做主角,反倒是在西方世界,人们不仅有米老鼠、汤姆与杰瑞等老牌“鼠明星”,还有更靠近现代观众的《料理鼠王》(Ratatouille)、《鼠来宝》(Alvin and The Chipmunks)等作品。
尤其在1931年的美国,迪士尼制作的《蓝调节奏》(Blue Rythmn)让米老鼠与朋友们上演了一场爵士风味浓郁的演出,带来蓝调之父威廉·克里斯多夫·汉迪的经典《圣路易蓝调》(St Louis Blues)。
此后,迪士尼似乎有意让观众多接触爵士乐,不仅邀请了新奥尔良当年的长号明星欧瑞(Kid Ory)为迪士尼乐园做开幕演出;另外也与被冠以“爵士乐之父”的路易·阿姆斯壮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为迪士尼录制音乐专辑。
逗趣的动画片见证了影视科技的进步,而这些鼠辈角色之所以能够虏获人心,也恰恰是因为那些让人无法忘怀的电影音乐。
或许人们早已忘记了当年听过这些音乐,但毋庸置疑的是,米老鼠和这些卡通作品让我们从小就对古典乐、爵士乐打开了聆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