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2018年3月
《巴塔耶》是美国学者斯图亚特·肯德尔(Stuart Kendall)2007年出版的作品。中译本在2018年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为姚峰。读这本书只有满满的赞叹,可能是带着看偶像的心情去读,我对全书的看法是,资料充足,逐年整理巴塔耶人生中发生过的大事,至少当你在阅读巴塔耶的作品时,你可知道他的每个人生阶段,曾受过谁的思想影响,又在哪个阶段放弃了哪些思想。这一过程,很像尼采,先是受了叔本华、华格纳的影响,最后又统统推翻,甚至批判他们。
书名:巴塔耶
巴塔耶作为哲学家、思想家、小说家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他甚至还曾建构过一套经济理论,也差一点就要创立自己的宗教成为教主。他的一生几乎都在编杂志和出版书籍,这当中最有名的杂志叫《批评》。
这是一本人物传记,法国著名哲学家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传记。
有段小插曲不得不提,萨德侯爵的小说在今日之所以还能被阅读,还是巴塔耶一手将之解放。将他们的作品两相比照,不难发现巴塔耶的思想里,有萨德侯爵的影子,这样的影子与影响,还一直渗透到当代法国哲学家的思想与人生里,这种延续既诡异又散发着诱人的味道。这就是这本传记告诉我的故事。
作者:斯图亚特·肯德尔
巴塔耶作品在中文世界的翻译数量不多,2012年-2018年台湾出版了《情色论》(联经)《眼睛的故事》《神圣·死人》(逗点文创结社);中国大陆则更有意识地引介巴塔耶,十多年来,除了较敏感的作品,大部分在巴塔耶全集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已在大陆有系统地出版。反观台湾,不论是出版社或学界,对巴塔耶的讨论相当匮乏。
我始终觉得,不论是作家和哲学家都有一颗黑暗且独立的心。巴塔耶的黑暗,这本传记提出的观点是,巴塔耶小时候受病重而被抛弃的父亲影响,至于他对人性的剖析与了解,除了受马克思、黑格尔等人的影响,更多则是源自萨德侯爵。
巴塔耶难懂吗?不难。巴塔耶不喜欢被称为“哲学家”,他像一个不愿意跟哲学有往来的边缘人。我对巴塔耶产生兴趣,是从他的小说《眼睛的故事》开始的。《眼睛的故事》看起来就是色情腥膻的小说,可是每一个段落的叙述却又那么美丽婉约,明明是混乱的交媾场面,满屋血腥,弥漫着让人窒息的死亡感,但总在某个段落,巴塔耶一段宁静理性的叙述,便将一切的不正常不道德带回正常轨道。对于人性,在小说里巴塔耶是“用哲学来质疑道德”,这质疑在往后巴塔耶的人生中,频繁地在作品中出现。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东方人的观念中,作为知识分子所应表现的,应是谦谦君子或道貌岸然。但巴塔耶不是这样的知识分子。从传记里,我们得知,他的生活糜烂放荡,也有人诠释,巴塔耶是用生命来实践思想,表达生命的意义。对于这一点我不反驳,也无从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