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古至今探索现代性意蕴
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一书于今年7月出版。书名既为15家,便记录着当代华文文学中重要的作家,范围涵括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有杨牧、张错、梁秉钧(也斯)、余光中、覃子豪、周梦蝶、痖弦、郑愁予、洛夫、管管、郭宝崑、力匡、杨际光、燕归来、白垚。不仅如此,讨论范围几乎包括所有文类,如现代诗、小说、戏剧、散文与论述等。作者以精湛的分析手法、渊博的学识内涵与洞彻的眸光,让每位作家一个个跃然纸上。
作家养成须仰赖学者建构与分析;而学者必须像伯乐一样,挖掘每一部千里之作。张松建以扎实的学识谈论15位作家,让他们的经历与著作跃于文学史的脉络中,并以其呈现于作品中的美学为主,思想意识为辅,细致地编织出一幅最美丽的文学图景。
张松建以扎实的学识谈论15位作家,让他们的经历与著作跃于文学史的脉络中,并以其呈现于作品中的美学为主,思想意识为辅,细致地编织出一幅最美丽的文学图景。
回到新加坡场域,作者以郭宝崑的艺术贡献为轴心,论及他与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三地间既亲且疏的关系。除了积极创作具有本地色彩的剧本之外,更可贵的是,他将关怀人文与社会的用心投射在剧作上,是一个有理想也期待改变的公共知识分子。最后一章则论述冷战时期的跨国离散作家。作者通过区域政治的视角端看个别作家与社会的互动,使他们的创作成为记录历史的一环。
二、华文文学版图中的“跨域”
在这本庞大的著作中以卷四:《跨国现代主义: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的影响》的篇幅最长,在长达80页的论文中探查新加坡华文文学首先受到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英殖民政府只允许台湾和香港的图书进口。两地文学交流在报章、杂志、书店、出版社、留学与访问里扎根。覃子豪的纯诗理论启发林方接受现代诗的晦涩与复杂的手法;周梦蝶的禅意与谢清的书写同样描写生命的孤独;痖弦存在主义式的书写影响英培安写现代文明的危机与困境;洛夫的意象营造与超现实书写堪称一绝;梁钺、周德成、周昊等诗人也受到他的启发;余光中与郑愁予则以古典意境与怀旧感来刺激苍茫的大河意象;管管则让游戏诗学成为美学的一环,影响蔡深江等人对散文化诗歌的接受。接着,作者以新华现代诗涉及的四个层面:本土性、后殖民主义、文化冷战和华语语系来开启文学与历史间的雄辩。
作者在谈论杨牧时不若其他学者从文字、技巧等角度切入,反而细致地从诗人接触古典诗学的角度分析。举凡提出杨牧的博士论文选定《诗经》为研究主轴,并且认为文学传统乃是历代作者之最精粹作品的累积,诗人在继承古典以突破现代诗边界的观点,也是成就其连结古典与当代诗学的桥梁。作者以“历史诗学”展开,为杨牧跨国书写经验与在地建构背书,诚然打开杨牧研究的一道门。另外,在谈论张错的跨国离散时,作者聚焦其在诗作里表现的文化中国与台湾经验,清楚地说明诗人内在的错置与追寻,实际上是个人生命历程的缩影,将其既矛盾又热情的内在烘托出来。说到香港作家梁秉钧(也斯)时,以其关注于“食物”与历史间千丝万缕切入,不论是以《荨麻菜汤》带出德国人的创伤记忆,还是《北京栗子在达达咖啡馆》一诗里中西文化差异的矛盾等,都是教导我们通过食物去欣赏民族文化的内涵。然而,作者也提出“审美疲劳”对创作的戕害,强调唯有走出意识形态的桎梏,才能真正回到文化的根本。
最后,力匡作为自由主义派的文人,从广州抵香港后主编《人人文学》,间接参与冷战中的文化组织,直至来到新加坡后才迎来疗愈心灵的晚年;杨际光从上海流亡至香港,后至马来西亚主编多份刊物,他的书写有别于力匡的外放,谦抑自持的文字表现深邃的思考;燕归来为创办“友联社”的成员之一,她曾主编多份倡导自由民主为核心精神的报刊,并且将此思想延伸至马来亚。作者精确地指出她的作品因“性别”与“神学”而多出不同的维度;白垚辗转漂泊六个地方,创作新诗、散文、剧本写作,堪称马华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主编《蕉风》时将现代主义诗歌与“纯诗”理念带入此场域。然而最终却陷入文化与认同的矛盾里。综而观之,冷战时期的作家在移动之中试图挑战历史的必然,以文学迎击意识形态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