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龙虾最早的“粉丝”之一。上世纪90年代,我在湖北鄂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于当地菜市场看到一种出产于梁子湖的螯虾,售价极廉,问津者却寥寥。问了才知道,这种小龙虾是外来的物种,被嫌鄙野,少有人食。我们一行五人都是好吃嘴,见其价廉,几乎每天都会买几斤来吃,先把虾放到淡盐水里养一天,待虾吐尽泥沙,再焯熟去壳,蘸蒜蓉而食。几顿过后,我们又发现白灼的虾肉不够鲜甜,且有一股泥腥气,遂借鉴炒螺的方式烹炒,投入大量的姜葱和干辣椒,另用八角、紫苏辟腥。经过调料的渗透,虾肉不仅泥腥味全无,味道也是香辣味美,颇有农家菜的乡土气息,当地友人吃了,也是一致赞好。

如果要推选一种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街头食物,我认为小龙虾获胜的概率极大,虽然麻辣烫、臭豆腐等也很有竞争力,但是,味道始终如一也是它们的劣势。不似小龙虾,同样是徘徊于街头巷陌,却演变出了众多的口味:麻辣的、椒盐的、鱼香的、酱汁的,甚至还有糖醋和咖喱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有了小龙虾煎扒或奶油小龙虾,也不要惊讶,那不过是街头饮食文化的另类延续而已。

长沙人令小龙虾扬名

四川的麻辣小龙虾,也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吃法,乃以辣椒增味,花椒添香,尤为适合口味重的人。为了凸显小龙虾的市井属性,经营“麻小”的食肆或排档,多以瓦盆或铜盆盛装,尽显豪气,让食客有海吃一顿的痛快之感。而且吃“麻小”,也无须注意吃相,担心贻笑大方,尤其是夏日夜晚,街边的大排档常可看到左右开弓、挥汗如雨仍然埋头大嚼“麻小”的食客,不时用满是汤汁的手,举起啤酒猛灌一大口,然后重重地吐一口气。凡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有体验——街市上各种嘈杂的声响,马路上的霓虹光影,会在某一瞬间被放大了,变得无比的生动。

不过最早令小龙虾扬名的是长沙人。随着口味虾的声名鹊起,成为长沙人引以为傲的标志性美食,小龙虾也渐为人知。曾有一阵,到长沙若没吃过口味虾,没到浴足堂洗脚,就相当于到北京没吃过烤鸭,没到过长城。在这种地方饮食文化的推动下,口味虾也是遍地开花,成为各地大排档的流行美食。其制法是把小龙虾放到热油里灼熟,再加上葱姜、香料烹炒。

(作者是中国写作人)

由于湘厨施放作料非常“辣手”,炒熟的小龙虾,色泽本已艳红,旁边又夹杂着数不清的红椒,那种视觉上的张力,会让人又爱又怕。举箸一尝,浸泡在红油汤汁里的小龙虾,除了辣还是辣,口味清淡的人,此刻已是额头冒汗,有了弃筷而去的念头。但是,随着那股辣暖的热力直贯咽喉肚腹,味蕾也会渐渐变得麻木,食欲则被完全唤醒,再一动筷,哪里还能停得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