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我简直要落泪了,人生有什么不能放弃呢,不能强求的感情,拼己之力却无法获取的身外之物,哪一样不能放手,偏偏我们身陷泥沼,却不自知。

那日在国家图书馆听了一场主题为“谈不要命的女人”的讲座,《红尘更衣》的作者杨萱与众学者和听众分享了她的文章和理念。

66岁的杨萱亲历过以色列总理的遇刺,邓丽君的逝世,她的足迹遍及硝烟四起的中东,饥饿的非洲,见过太多的不平等,见过太多的饥荒和战争,她说,不论你生前多么辉煌多么有钱,死后也一样是一方小小的棺木,无一例外。

初听主题,以为一定是励志篇或心灵鸡汤之类的讲座,不过是人生该如何去奋斗,去玩命,主讲人一定会大谈特谈功名背后的挣扎罢。其实不然,杨萱的不要命,实实在在指的是结束生命,杨萱说,出完这本《红尘更衣》,她可以安然去死了。

感慨人生渺小的同时,她仍然以诗意与感恩来表达自己的悲悯情怀。她说,她是连那小小的棺木也不要的,此时的她,已经签署了死后遗体捐赠书。

是否大智会若愚,纵是不能解脱众生苦恼,杨萱仍然忙于做义工,奔波于非洲、中东和湄公河流域人民的疾苦。尽管贫穷,蜗居在墨尔本小屋的她,一杯香醇的咖啡,仍会让她忘却人世间的苦恼。杨萱说,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再心爱的东西甚至生命,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呀。

一些作家封笔,就好比歌手发布告别演唱会,预告这将是最后的美丽念想,错过则会枉然,赚取听众眼泪的同时,也会名利兼收。然而杨萱不是,她说,我不写,是因为我的身体和精力,让我没有余力去做得更好。她的诚实让我想起一句最有名的评论来,你若问当红作家,哪本书最让他本人满意,他绝不会说是目前的哪本佳作,一定会说,还没写出来,否则,岂不有江郎才尽之嫌。

客串篇

此时的她,著作等身,专栏不停,那又如何,不过像老旧的盆子,再怎么修修补补,里里外外全是伤痕。

杨萱的不写,不是吹捧自己文章高度的不可攀越,而是直面自己的无奈。不管你怎么努力,很多东西,你依然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