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强认为:“这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医生可利用空出来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病患相信也能因此缩短等候时间,获得更及时的治疗。”

鼻咽癌的初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到了晚期才会出现淋巴腺肿胀和发炎的症状。鼻咽癌也被称为“广东癌”,病患主要是年龄介于40岁至65岁的华族男性,有广东地区血统的人患癌概率较高。每年因鼻咽癌到国立癌症中心求诊的病患人数介于150至200人之间。

蔡利强解释,由于鼻腔周围没有明确的骨头和分界,即便通过扫描探测到肿瘤,也难以准确地看出肿瘤的边界。医生因此需要凭经验判断放疗的范围,才能根除肿瘤。

鼻咽癌是本地十大常见癌症之一,放射治疗(或称电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医生必须根据病患的磁共振扫描图,人工描绘出癌细胞的扩散区域,才能策划放疗范围。这个过程耗时耗力,准确度也根据医生的能力而有所不同。

短短十几分钟便可准确判断鼻咽癌的扩散范围,本地和中国的科研团队携手研发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鼻咽癌患者有望获得更快速精准的治疗。

放疗若不“干净”
肿瘤容易扩散

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和中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研发新人工智能技术,用电脑取代医生,描绘鼻咽癌肿瘤的扩散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快速精准的治疗。新技术预计明年3月左右就可在国立癌症中心逐步启用。

国立癌症中心放射肿瘤高级顾问医生蔡利强指出,这项人工智能技术准确度已经达到七至八成,相等于一名技术较强的专科医生,预计明年3月左右就可在国立癌症中心逐步启用。

人工描绘的时间介于半小时至一小时,人工智能则只需要约18分钟。

因此,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和中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研发新人工智能技术,用电脑取代医生,描绘鼻咽癌肿瘤的扩散范围。

如果放疗没有做“干净”,残余的肿瘤容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分,但如果放疗范围太大,则可能有副作用。情况如果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损害神经线,影响眼睛和嘴部活动。

他说:“目前需要一名资历较浅的医生先做一轮描绘,再由资深医生审核。新技术推出后,可以省去第一个步骤,直接由资深医生审核电脑绘图,进行细节上的修改。”

他说:“鼻咽癌的痊愈概率达到九成,只要妥善治疗,即便是晚期的病患也有可能痊愈。最重要的是,病患得获得精准的放射治疗,避免肿瘤继续扩散。”

新技术过去一年来已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启用,6月起也在国立癌症中心根据本地病患的情况进行最后一轮的技术调整。